(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禮:遵行禮儀。
- 晨趨:清晨趨行。
- 左掖(yè):宮城正門左邊的小門。
- 鳴鑾:裝在軛首或車衡上的銅鈴,車行搖動作響。此處指皇帝的車駕。
- 屬車:帝王出行時的侍從車。
- 神靈灞滻:灞水和滻水的神靈,指代地方神靈。灞(bà)滻(chǎn),皆爲水名,在今陝西西安。
- 氛祲(fēn jìn):妖氣,這裏指禍亂。
- 迎燕:迎接春天的燕子。
- 應律:應合樂律。
- 壓塵輕雨:壓住塵土的細雨。
- 崇朝:終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有時喻時間短暫。
- 西陵:這裏可能指帝王陵墓所在之地。
- 宗臣:與君主同宗之臣,也可泛指朝廷重臣。
- 奠桂椒:用桂椒等香料祭祀。
翻譯
清晨遵行禮儀快步走向宮城左邊的小門去上朝,聽到皇帝車駕的鈴聲響起,回頭看侍從車已經遠去。彷彿能看到灞水和滻水的神靈就在眼前,江淮地區的禍亂已經平息。迎接燕子歸來的溫暖春風初應樂律,壓住塵土的細雨下了沒多久。更加明亮的是西陵的月亮,偏偏照耀着重臣們用桂椒進行的祭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謁陵時的情景和感受。首聯寫作者清晨上朝,聽到車駕聲後回首看到侍從車遠去,展示了朝廷的威嚴和秩序。頷聯通過對神靈的瞻望和江淮禍亂的消除,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的祈願和對朝廷的信心。頸聯描繪了春風和細雨,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而又祥和的氛圍。尾聯以西陵的明月照耀着宗臣們的祭祀作結,強調了祭祀的莊嚴和對祖先的敬意,也暗示了國家的繁榮和昌盛。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優美,既體現了作者對國家的關切,又展示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元夕未齋席上次趙類庵韻 》 —— [ 明 ] 顧清
- 《 淑人大祥奠柩前用乙亥韻 》 —— [ 明 ] 顧清
- 《 長安新街成次師邵韻 》 —— [ 明 ] 顧清
- 《 送宗都運廷威之長蘆 》 —— [ 明 ] 顧清
- 《 考試應天泊龍江和宮諭傅先生韻 》 —— [ 明 ] 顧清
- 《 合州訓導丘陵資陽訓導徐泰皆貢自安寧持原復提學書來臨別各賦一詩爲贈泰之先吾華亭人也 》 —— [ 明 ] 顧清
- 《 錢思孝輓詩 》 —— [ 明 ] 顧清
- 《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憶陸舜卿南歸乞詩時正多雨索筆書贈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