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雙鬆圖
豫章楩楠中樑欐,未免匠石斤斧尋。
嶧陽桐梓作琴瑟,塵匣空恨無知音。
何如君家兩松樹,飽含風露垂清陰。
輪囷雖不獲世用,老氣自足雄山林。
長空六月灑蒼雪,清絕不受塵埃侵。
夜來月出東山岑,影落萬丈寒潭深。
道人大醉髮長嘯,直疑驚起雙龍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豫章(yù zhāng):樟木。
- 楩楠(pián nán):黃楩木與楠木,皆大木。
- 梁欐(liáng lì):屋樑。
- 匠石:古代名石的工匠。
- 斤斧:斧頭。
- 嶧陽(yì yáng):嶧山的南面,借指生長桐梓的地方。
- 桐梓:兩種樹木,可制琴瑟。
- 輪囷(lún qūn):盤曲高大的樣子。
翻譯
豫章的楩楠可做屋中的大梁,卻難免被匠人的斤斧砍伐尋找。 嶧陽的桐梓能製成琴瑟,可空有琴匣卻遺憾沒有知音賞識。 哪比得上你家的兩棵松樹,飽含着風露垂落下清涼的樹蔭。 雖然松樹盤曲高大不被世人所用,但它的老氣足以稱雄于山林。 在長空中的六月像灑下蒼白色的雪,清絕的姿態不被塵埃所侵染。 夜裏月亮從東山的山岑升起,松樹的影子落在萬丈深的寒潭中。 道人醉酒後發出長嘯,簡直懷疑是驚起了兩條龍在吟嘯。
賞析
這首詩以豫章楩楠和嶧陽桐梓雖有其用卻未必得其所的命運,反襯出君家雙鬆雖不被世用,卻自有其雄姿和清絕之態。詩中通過對雙鬆飽含風露、老氣雄林、清絕不受塵埃侵的描繪,展現出雙鬆的堅韌與高潔。六月本是炎熱之時,詩人卻以「灑蒼雪」形容雙鬆的清絕,給人以清涼之感。月出東山,鬆影落潭,畫面唯美,富有意境。最後寫道人的長嘯驚起雙龍吟,更是增添了雙鬆的神祕與魅力。整首詩借物喻人,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不被世俗所理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