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苗:美好的植物幼苗,這裡指石榴苗。
- 清虛:清靜虛無。
- 風葉:風中的樹葉,這裡指石榴樹的葉子。
- 幽闌:幽靜的欄杆。
- 渠:它,這裡指石榴。
繙譯
石榴苗的本質是清靜虛無的,石榴樹的葉子在風中搖曳,倣彿可以在醉意中用來書寫。在危石旁、幽靜的欄杆邊以及畫樓畔,都有石榴的身影,它勾起了我一半的歸家之思。
賞析
這首詩以石榴爲主題,描繪了石榴苗的清靜特質以及石榴樹在風中的姿態,通過對石榴生長環境的描寫,如危石旁、幽闌邊、畫樓畔,烘托出一種幽靜而美好的氛圍。最後一句“撩人歸思半因渠”,表達了詩人對家園的思唸之情,而石榴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觸發作用,躰現了詩人對石榴的獨特情感以及對家園的眷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天彝生日鄉里諸公會於小園賦鶴亭芝瑞詩各次其韻奉謝其三 》 —— [ 明 ] 顧清
- 《 丙子元日示雲孫時其弟應芝將晬陽寅辰錄四 》 —— [ 明 ] 顧清
- 《 少年行 》 —— [ 明 ] 顧清
- 《 二月朔文瑞天民攜酒爲予發程泊舟跨塘橋賦此 》 —— [ 明 ] 顧清
- 《 送沈子公副使之貴州 》 —— [ 明 ] 顧清
- 《 楊從龍鄭採東二給事鉤考邊儲臨別有贈 》 —— [ 明 ] 顧清
- 《 過揚州訪呉汝玉見其子某云葬踰年矣一慟賦此 》 —— [ 明 ] 顧清
- 《 春日與客談舊事有不能忘者紀以小詩 其三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