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公副使之貴州

· 顧清
皇德同天覆,賢人簡帝心。 卻紆閩海節,去歷井垣深。 履道無夷險,逢時自古今。 江亭一杯酒,聽奏伯牙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ū):彎曲,繞彎。
  • 閩海: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帶。
  • 井垣:星宿名,這裏借指貴州。(垣,讀 yuán)

翻譯

皇上的仁德如同天空覆蓋萬物,賢能之人符合皇帝的心意。(沈子)卻要迂迴經過閩海地區,前往地處深遠的貴州。踐行正道無所謂艱險,遇到好時機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在江邊的亭子裏飲上一杯酒,傾聽着如同伯牙奏出的美妙琴音。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沈子出使貴州的祝福和期望。首聯強調皇帝的仁德和對賢人的重視,爲下文友人的出使做鋪墊。頷聯描述了友人的行程,路途遙遠且充滿挑戰。頸聯則傳達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無論道路如何,只要順應時勢,踐行正道,就能克服困難。尾聯以江邊飲酒聽琴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悠然的氛圍,也表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送別之情。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也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