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積善堂

翰林賓客散如雲,積善於今喜有君。 背郭堂成因舊扁,傳家書在足前聞。 屋頭雨過烏尤好,池上風清鶴不羣。 我亦袁公門下客,題詩三嘆感斯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唐朝以後開始設立,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翰:hàn)
  • 賓客:指投靠在貴族、官僚、豪強門下的一種非同宗的依附者。
  • 積善:長期做好事;積德行善。
  • :同「匾」,題字的橫牌。
  • :格外。

翻譯

翰林院的賓客像雲一樣散去,如今積德行善讓人高興的是有你。 在城郭背面的堂屋建成,沿用了舊的牌匾,傳承家學的名聲足以讓人先已聽聞。 屋頂上雨過之後烏鴉顯得格外好,池塘上清風徐來,仙鶴卓然不羣。 我也是袁公門下的賓客,題詩三首感嘆這篇詩文。

賞析

這首詩是對沈氏積善堂及其主人的讚美。首聯通過對比,強調了沈氏的積善之舉在衆人離散的環境中顯得尤爲可貴。頷聯描述了積善堂的位置和其家學傳承的聲譽。頸聯以雨過烏好、風清鶴不羣的景象,進一步烘托出積善堂的美好氛圍。尾聯表明詩人自己作爲袁公門下客,對沈氏積善堂的感慨和讚美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沈氏的讚揚,表達了詩人對積善美德的肯定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