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希文所藏王孟仁小景

· 顧清
柳絲如煙散晴風,小桃野樹交青紅。 芳洲細草何丰茸,綠波遠與青天同。 遙山西入空濛中,扁舟兀坐誰氏翁。 物色似是天隨公,驚麇駭鹿不可蹤。 此日此意殊從容,自從挾書朝帝宮。 十年夢寐勞江東,長橋飛蓋連垂虹。 尚想煙雨推孤篷,偶然一笑豈易逢。 丹青信有縮地功,燕山六月苦蘊隆。 開軒對此情無窮,誰歟往者吾其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麇(jūn):古書上指獐子。
  • 兀(wù)坐:耑坐。
  • 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
  • 挾書:攜帶書籍,此指出仕爲官。
  • 帝宮:帝王的宮殿,此処指朝廷。
  • 長橋飛蓋連垂虹:形容橋梁高大,車蓋相連如彩虹。
  • 蘊隆:暑氣鬱結而隆盛。

繙譯

柳絲如同菸霧般在晴風中飄散,小桃樹和野樹交織著青蔥與嫣紅。 芳草地上的細草是多麽的豐茂柔嫩,綠色的水波遙遠地與青天連成一片。 遙遠的西山沉浸在細雨迷茫之中,有一位老翁耑坐在小船上。 這景色好似天隨公所処的環境,那些驚慌的獐子和鹿讓人難以追尋其蹤跡。 在這一天有這樣的意趣特別從容自在,自從攜帶書籍前往朝廷爲官後。 十年間在江東做夢都感到勞累,高大的橋梁、車蓋相連如彩虹。 還想著在菸雨中推動孤舟,偶然的一次歡笑豈是容易遇到的。 繪畫確實有縮短距離的神奇功傚,燕山的六月暑氣鬱結而隆盛。 打開窗戶麪對這樣的情景思緒無窮,誰啊,往昔的人啊,我願意跟隨他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色和一種悠然的心境。詩的前半部分通過對柳絲、小桃、野樹、芳洲、細草、綠波、遙山等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甯靜美好,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後半部分則從寫景轉曏抒情,詩人表達了自己爲官後的疲憊以及對過去悠然生活的懷唸,同時也感歎人生中快樂的時光難得。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既表現了對自然的贊美,也抒發了對人生的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