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 劉基
薄雲散高風,天色青如染。 盈庭露輝輝,當窗星燄燄。 寒來愛蘭釭,暑往卻筠簟。 憂思浩無際,起坐數更點。 晦明相代謝,避盈乃無歉。 未嘗陟孟門,誰識行路險。 賈害豈無因,戒之在懷琰。 冥豫何可長,用之以自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輝輝:明亮的樣子。
  • 燄燄(yàn yàn):火焰閃爍的樣子。
  • 蘭釭:古代照明用的燈具,這裏指燈火。
  • 筠簟(yún diàn):用竹子編織的席子,這裏指涼蓆。
  • 晦明:指夜晚和白天,暗和亮。
  • (zhì):登,上升。
  • 孟門:古代地名,這裏比喻險要的地方。
  • 賈害:招致禍害。
  • 懷琰:懷中的美玉,比喻珍貴的東西,這裏可能指貪戀財物或權勢。
  • 冥豫:暗中快樂,指不明智的快樂。

翻譯

薄雲散去,高風停歇,天空呈現出青翠如染的顏色。庭院中露水閃耀着光輝,窗前星星閃爍着火光。寒來時喜愛溫暖的燈光,暑往時則享受涼爽的竹蓆。憂思無邊無際,起身坐下數着更次。夜晚與白天交替更迭,避免過度才能無缺憾。未曾攀登孟門那樣的險地,誰又能真正理解行路的艱險。招致禍害豈能無因,要警惕懷中的美玉。不明智的快樂怎能長久,應用來自我檢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詩中「寒來愛蘭釭,暑往卻筠簟」反映了人生不同季節的需求與選擇,而「憂思浩無際」則揭示了內心的無盡憂慮。詩末的「冥豫何可長,用之以自檢」更是詩人對自我行爲的深刻反省,提醒自己及讀者要警惕不明智的快樂,保持清醒的自我檢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意味。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