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將軍昭忠詩
將軍虎鬚如刺針,胸中八陣瞿塘深。
昔陪元戎事南事,寶劍入手雙龍吟。
麓川小丑據巢穴,沙木龍高瘴雲熱。
歲金不貢抗王師,象陣橫刀亂飛雪。
將軍前鋒不作難,百騎馳突風雷寒。
陣前妖星欲墜地,戰久力盡先摧殘。
大軍當時若相援,拜將豈得重築壇。
國殤多年歸不得,血染蘼蕪至今碧。
旌忠有誥五色文,絕勝區區一方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八陣:古代兵法中的八種陣法,這裏指將軍精通兵法。
- 瞿塘:地名,位於長江三峽之一,這裏比喻將軍的策略深不可測。
- 元戎:主帥。
- 麓川:地名,指當時的叛亂地區。
- 瘴雲:指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歲金:指每年的貢金。
- 妖星:不祥的星,這裏指戰事中的不利徵兆。
- 蘼蕪:草名,這裏指戰場上的草地。
- 旌忠:表彰忠烈。
- 誥:皇帝的詔令。
翻譯
將軍的鬍鬚像刺針一樣硬挺,他胸中藏着深不可測的八陣兵法,如同瞿塘峽的深淵。昔日他曾隨主帥南征,寶劍在手,如同雙龍吟唱。麓川的小叛軍佔據了他們的巢穴,沙木龍高處瘴氣蒸騰,熱浪滾滾。他們不向朝廷進貢,反而抵抗王師,象陣中的刀光如同亂飛的雪花。
將軍率領的前鋒毫不畏懼,百騎衝鋒,風雷般迅猛。陣前不祥的星象似乎預示着災難,長時間的戰鬥後,將軍力竭身亡,英勇犧牲。如果當時大軍能夠及時支援,將軍又怎會只是重新被封爲拜將呢?
多年過去,將軍的英魂仍未歸鄉,他的鮮血染紅了戰場上的蘼蕪,至今依然碧綠。皇帝賜予的旌忠誥文,用五彩的紙張書寫,這遠勝於任何一塊普通的石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將軍英勇抗敵、壯烈犧牲的場景,通過對比將軍生前的威武與死後的淒涼,表達了對將軍忠烈的讚頌和對戰爭殘酷的反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虎鬚如刺針」、「雙龍吟」、「妖星欲墜地」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結尾處的「旌忠有誥五色文」,不僅體現了對將軍的崇高敬意,也暗示了忠烈精神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