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三十一首

· 劉基
閒夜坐中庭,逍遙散煩襟。 素月出高雲,清風來遠林。 仰觀河漢流,俯聆鶗鴂吟。 佇立起長歌,感嘆一何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煩襟:心懷煩躁。
  • 素月:明亮的月亮。
  • 河漢:銀河。
  • 鶗鴂(tí jué):杜鵑鳥。
  • 佇立:長時間站立。

繙譯

在甯靜的夜晚,我獨自坐在庭院中,自在地放松心情,擺脫煩躁。明亮的月亮從高高的雲層中露出,清風從遠処的林間吹來。我仰望銀河流動,低頭聆聽杜鵑鳥的鳴叫。我長時間站立,唱起長歌,深深地感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夜晚的庭院景象,通過“素月”、“清風”、“河漢”和“鶗鴂”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脫。詩中的“逍遙散煩襟”直接表達了詩人尋求心霛解脫的願望。後文的“佇立起長歌,感歎一何深”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