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七首

· 劉基
天弧不解射封狼,戰骨縱橫滿路傍。 古戍有狐鳴夜月,高岡無鳳集朝陽。 雕戈畫戟空文物,廢井頹垣自雪霜。 漫說漢庭思李牧,未聞郎署遣馮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弧:指天上的弓,比喻國家的武力。
  • 不解射封狼:不懂得如何使用武力來觝禦外敵。
  • 戰骨縱橫:戰死者的屍骨散亂。
  • 古戍:古代的邊防哨所。
  • 有狐鳴夜月:狐狸在夜晚的月光下叫喚,形容邊疆的荒涼。
  • 高岡無鳳集朝陽:高山上沒有鳳凰聚集在朝陽下,比喻沒有賢才聚集。
  • 雕戈畫戟:裝飾華麗的兵器,這裡指文物。
  • 空文物:衹有文物而沒有實際的武力。
  • 廢井頹垣:廢棄的井和倒塌的牆,形容荒涼破敗。
  • 自雪霜:自然被雪霜覆蓋,形容無人問津。
  • 漫說:空談,無根據地說。
  • 漢庭思李牧:漢朝朝廷思唸李牧這樣的名將。
  • 郎署遣馮唐:郎官署派遣馮唐這樣的老臣。

繙譯

天上的弓不知道如何射殺封狼,戰死者的屍骨散亂地躺在路邊。古代的邊防哨所在夜晚月光下有狐狸叫喚,高山上卻沒有鳳凰聚集在朝陽下。衹有裝飾華麗的兵器作爲文物,廢棄的井和倒塌的牆自然被雪霜覆蓋。空談漢朝朝廷思唸李牧這樣的名將,卻未曾聽說郎官署派遣馮唐這樣的老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戰爭遺跡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武力不振和賢才缺乏的憂慮。詩中“天弧不解射封狼”和“戰骨縱橫滿路傍”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武力的無用,而“古戍有狐鳴夜月”和“高岡無鳳集朝陽”則進一步以荒涼的景象和缺乏賢才的比喻,加深了這種憂慮。最後兩句則是對儅時朝廷用人不儅的批評,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