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鳩鳴有感呈石末公

· 劉基
郊原過雨東作始,枝上鵓鳩鳴可憐。 此地巢居猶葺壘,他鄉去子望歸田。 匡時勢異民思漢,憂國心隨雁到燕。 逝水自流人自老,倚楹長憶至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鵓鳩(bó jiū):一種鳥,即斑鳩。
  • 葺壘(qì lěi):修補巢穴。
  • 匡時:挽救時局。
  • 憂國:爲國家的命運擔憂。
  • 倚楹(yǐ yíng):靠在柱子上。
  • 至元年:指某個特定時期的元年,這裏可能指的是明朝的至元年號。

翻譯

郊外的田野經過雨水的滋潤,東邊的作物開始生長,樹枝上的斑鳩鳴叫得十分可憐。 這個地方的鳥兒還在修補它們的巢穴,而我卻在他鄉,渴望回到自己的田地。 在時局艱難之際,人們懷念漢朝的安定,我的心隨着大雁飛到了燕地,憂慮着國家的未來。 流水自然流淌,人自然老去,我靠在柱子上,長久地回憶着至元年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家鄉的思念。詩中「鵓鳩鳴可憐」和「他鄉去子望歸田」等句,深刻反映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助。後兩句「憂國心隨雁到燕」和「倚楹長憶至元年」則展現了詩人對國家的深切關懷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愛國情懷和歷史感慨。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劉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