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公酌酒

燕趙多豪傑,悲歌不暇裁。 素知黃祖性,敢恃禰衡才。 酒盡月將落,燭殘風又來。 下階成獨步,惆悵一興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趙:指古代的燕國和趙國,今河北一帶,多出豪傑。
  • 悲歌:指悲壯的歌曲或詩歌。
  • 不暇裁:沒有時間去剪裁、修飾。
  • 黃祖性:黃祖是東漢末年江夏太守,以性格剛烈著稱。
  • 禰衡:東漢末年文學家,性格傲慢,曾因得罪黃祖而被殺。
  • 酒盡:酒喝完了。
  • 燭殘:蠟燭快要燒完。
  • 獨步:獨自散步。
  • 惆悵:形容心情失落、憂傷。

翻譯

在燕趙之地,有許多豪傑,他們唱着悲壯的歌曲,卻無暇修飾。 我深知黃祖那樣的剛烈性格,怎敢自恃如禰衡般的才華。 酒已經喝完,月亮即將落下,蠟燭也將熄滅,風又吹來。 我獨自走下臺階,心中充滿了惆悵和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諸公共酌酒後的感慨與孤獨。詩中通過對燕趙豪傑的悲歌、黃祖性格的瞭解以及禰衡才華的自我警醒,表達了作者對時世與人性的深刻認識。酒盡月落、燭殘風起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而獨步惆悵則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哀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鄭文康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