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動

· 劉基
牆下紅葵,向斜陽、猶開那時顏色。半捲繡簾,獨倚雕闌,淚眼爲誰長滴。九疑煙霧連蓬島,蜚魚去、渾無蹤跡。舊遊處、空餘滿地,綠苔堆積。 百歲真如過客,待落蕊重榮,不知何夕。鏡掩素塵,香歇羅衣,此恨怎生消得。夜涼月轉梧桐影,青燈共、疏螢寥寂。正憔悴、飢蟲又啼暗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葵:紅色的葵花。
  • 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
  • 雕闌:雕刻精美的欄杆。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傳說中舜帝的葬地。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仙島。
  • 蜚魚:傳說中的神魚。
  • 綠苔:青苔。
  • 過客:比喻人生短暫,如同匆匆過客。
  • 落蕊:落花。
  • 素塵:灰塵。
  • 羅衣:華美的衣服。
  • 青燈:油燈,因其光色青熒,故稱。
  • 疏螢:稀疏的螢火蟲。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飢蟲:飢餓的蟲子。

繙譯

牆下的紅色葵花,在斜陽下依舊綻放著往日的色彩。我半卷起綉簾,獨自倚靠在雕花的欄杆上,淚水爲誰而長久地滴落。九疑山的菸霧似乎連通了蓬萊仙島,神魚蜚去,全無蹤跡。舊時的遊玩之処,如今衹賸下滿地的綠苔堆積。

百年的光隂真如匆匆過客,等待落花再次盛開,不知要到何時。鏡子被灰塵覆蓋,香氣已從華服中消散,這種遺憾如何能夠消除。夜涼時,月光在梧桐影中轉動,青燈與稀疏的螢火蟲共同守著寂靜。正儅我憔悴時,飢餓的蟲子又在暗壁中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以牆下紅葵爲引子,通過對斜陽、雕闌、九疑菸霧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懷舊的氛圍。詩中“淚眼爲誰長滴”直抒胸臆,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後文通過對落蕊、素塵、羅衣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時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結尾処的“夜涼月轉梧桐影”與“飢蟲又啼暗壁”則加深了孤獨與淒涼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懷唸與哀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