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軒竹石
聞說君家景趣幽,東軒竹石映清流。
萬竿蒼玉松煤潤,一塊玄精墨沈浮。
舜世移根從嶰谷,禹時充貢自青州。
虛心盡日當窗立,重質何年此地留。
十載子孫多似簀,三春苔蘚滑如油。
月中風舞顛鸞尾,歲晚霜凝睡虎頭。
借看屢招坡老輩,拜呼頻見米公儔。
聲敲環佩星芒夜,骨露瓊瑤鶴夢秋。
席地醉眠憐翡翠,引瓶磨洗厭蝸牛。
謾期別墅開三徑,誓向平泉佔一丘。
挑筍旋燒供茗椀,束薪爛煮對吟甌。
明當直造林深處,鐫刻新詩記勝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松煤:指墨。
- 玄精:指黑色的石頭。
- 墨沈浮:墨水在石頭上浮現。
- 嶰谷:傳說中黃帝時樂官伶倫取竹之處。
- 充貢:進貢。
- 蒼玉:青綠色的玉,此處形容竹子。
- 顛鸞尾:形容風中搖曳的竹葉。
- 睡虎頭:形容霜凍後的石頭。
- 坡老輩:指蘇軾等人。
- 米公儔:指米芾等人。
- 環佩:古代婦女的玉飾,此處形容竹葉聲。
- 瓊瑤:美玉,此處形容石頭的質地。
- 翡翠:指翡翠鳥。
- 蝸牛:此處指蝸牛的痕跡。
-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
- 平泉:地名,此處指作者想要佔有的地方。
- 茗椀:茶碗。
- 吟甌:吟詩的器具。
- 鐫刻:雕刻。
翻譯
聽說你家景色幽靜,東邊的竹林和石頭映照着清澈的流水。萬竿翠竹如同潤澤的松煙墨,一塊黑石如同浮動的墨水。這些竹子彷彿是從古代的嶰谷移植而來,石頭則是從青州進貢的。竹子虛心地立在窗前,石頭不知何時留在了這裏。十年來,竹子繁茂如席,春天的苔蘚滑膩如油。月光下,竹葉隨風搖曳如顛鸞的尾巴,歲末的霜凍讓石頭看起來像沉睡的虎頭。常常邀請蘇軾等文人來此觀賞,頻繁地見到米芾等人的身影。竹葉聲如同夜空中星星的玉佩聲,石頭的質地如同秋日鶴夢中的美玉。醉臥在地上,憐愛着翡翠鳥,用瓶子磨洗,厭倦了蝸牛的痕跡。期待在別墅開闢一條小徑,發誓要在平泉佔有一席之地。挑筍燒火供茶,束柴煮水對詩。明天將直接深入林中,刻下新詩以紀念這次美妙的遊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東軒竹石的幽靜景緻,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竹石的自然美和歷史韻味。詩中「萬竿蒼玉松煤潤,一塊玄精墨沈浮」等句,巧妙地將竹石與文房四寶相聯繫,賦予了它們文化的厚重感。後文通過對竹石四季變化的細膩描繪,以及對文人雅集的想象,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文人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