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蛩(qióng):蟋蟀。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裊裊(niǎo niǎo):形容風輕柔而連續。
- 赤日:烈日。
- 黃埃:黃色的塵土。
- 乾戈:戰爭。
- 飢饉(jǐn):飢荒。
繙譯
露水落下,蟋蟀鳴叫,寒氣逼人,蘆葦葉響,雁兒歸來。 我的鬢發已經因爲憂愁而變得斑白,萱草又何必在晚鞦再次開放。 輕柔的悲風吹落了樹葉,烈日炎炎,黃塵滾滾。 戰爭未了,又逢飢荒,人事和天時都令人感到悲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的淒涼景象,通過露水、蟋蟀、蘆葦、雁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深鞦的寒意和生命的無常。詩中“鬢毛巳爲憂生白”一句,表達了詩人因憂愁而早衰的情感,而“萱草何須晚更開”則帶有哲理意味,暗示了生命的無奈和自然的循環。後兩句通過對悲風、落木、赤日、黃埃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戰爭和飢荒帶來的苦難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