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西黃伯善兄弟

· 劉基
我思美人,乃在洞庭之陽,彭蠡之陰。衝波亙天三百里,離恨比之應更深。 揚瀾咆哮左蠡怒,白日慘慘玄猿吟,欲往從之憤餘心。 黿鼉臲卼,不可以駕風摐摐兮雨淫淫。望厭原之飛煙,邈匡廬之高岑。 霞標日觀矗南鬥,石門雙闕撐敬嶔。虹旌兮翠羽,昌容兮鳳凰,舞荍衣兮茝襟,玉笙吹兮紫鸞音。 望不見兮悲莫任,江水湛湛愁風林。西來文魚曾到海,願寄筆札逾兼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衝波亙天:形容波浪衝天,波濤洶涌。
  • 揚瀾:波濤洶涌的樣子。
  • 左蠡:指左邊的湖泊或水域。
  • 玄猿:黑色的猿猴。
  • 黿鼉臲卼:形容水中的大龜和鱷魚,這裏指水中的障礙物。
  • 摐摐:形容風雨聲。
  • 厭原:指高遠的平原。
  • 匡廬:指廬山,位於江西省。
  • 霞標日觀:指日出的美景,霞光萬丈。
  • 敬嶔:高聳的樣子。
  • 虹旌:彩虹般的旗幟。
  • 昌容:美好的容顏。
  • 荍衣:用荍草編織的衣服。
  • 茝襟:用茝草裝飾的衣襟。
  • 文魚:有花紋的魚。

翻譯

我想念的美人,她在洞庭湖的南邊,彭蠡湖的北邊。那裏的波濤沖天,長達三百里,我的離愁別恨比這波濤還要深。 波濤洶涌,左邊的湖泊怒吼,白日顯得陰沉,黑色的猿猴在吟唱,我想要前往那裏,但我的心情充滿了憤怒。 水中的大龜和鱷魚,使得無法乘風破浪,風雨聲聲,雨水連綿。我望着高遠的平原上飛舞的煙霧,遠眺廬山的高峯。 霞光萬丈的日出,石門像雙闕一樣高聳。彩虹般的旗幟和翠綠的羽毛,美好的容顏和鳳凰,舞動着荍草編織的衣服和茝草裝飾的衣襟,玉笙吹奏,紫色的鸞鳥發出聲音。 望着這一切卻無法觸及,悲傷難以承受,江水深沉,愁緒如風中的樹林。從西邊來的有花紋的魚曾經到過海,我希望寄去我的書信,價值超過兼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觸及的悲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神話元素,如洞庭湖、彭蠡湖、廬山、鳳凰等,構建了一個宏大而神祕的背景。通過對比波濤的洶涌和內心的離恨,以及風雨的阻隔和遠方的嚮往,詩人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