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謙上人秋興七首

· 劉基
江上悲風起白波,山中芳草柰愁何。 紫菱青荇鮫人舞,翠藟蒼藤木客歌。 曠野煙塵迷虎兕,長亭泥濘沒驪騧。 濁河日夜東流去,腸斷霓旌影馺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ài):一種果樹,也指其果實。
  • 鮫人:神話傳說中生活在水中的生物,類似人魚。
  • (lěi):藤蔓植物。
  • 木客:傳說中的山林精霛。
  • 虎兕(sì):兕是古代對犀牛的稱呼,這裡泛指野獸。
  • 驪騧(lí guā):黑色的馬。
  • 霓旌:彩色的旗幟,這裡指皇帝的儀仗。
  • 馺娑(sà suō):形容旗幟飄動的樣子。

繙譯

江上的風帶著悲傷,激起了白色的波浪,山中的芳草也無法緩解我的憂愁。紫色的菱角和青色的荇菜間,神話中的鮫人翩翩起舞,翠綠的藤蔓和蒼老的藤條上,木客精霛唱著歌。曠野中菸塵彌漫,野獸的蹤跡難以辨認,長亭旁的泥濘掩埋了黑色的馬蹄。渾濁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曏東流去,我心痛地看著那彩旗飄動的影子,感到無比的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日江山的淒涼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憂愁和對逝去事物的懷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悲風起白波”、“紫菱青荇”、“翠藟蒼藤”,搆建了一個既神秘又淒美的世界。後兩句通過對曠野和長亭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悲涼氛圍。結尾的“濁河日夜東流去,腸斷霓旌影馺娑”則抒發了詩人對流逝時光的無奈和哀傷,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