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速成非良器,驟得難久好。
桃李望春舒,亦復迎秋槁。
蕣英耀朝日,未夕委蔓草。
飢農種植禾,自慶得食早。
歲暮寒凜冽,衡門淨如掃。
瀛洲對方壺,弱水爲池沼。
不有千年花,安得如瓜棗。
徐市駕樓船,輕帆迅如鳥。
仙人倘可見,常恐三光老。
寄書附文鰩,碧雲空縹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蕣英(shùn yīng):木槿花,朝開暮落,僅榮一瞬。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 方壺:即方丈,傳說中海上三仙山之一。
- 弱水:神話中水名,傳說其水不能浮物。
- 徐市:即徐福,傳說中爲秦始皇求仙藥而東渡的人。
- 文鰩:傳說中的魚名,能飛翔。
翻譯
迅速成就的並非優良之器,突然得到的東西難以長久美好。桃李在春天綻放,到了秋天也會凋零。木槿花在朝陽下閃耀,未到傍晚就已委身於蔓草之中。飢餓的農夫種植穀物,慶幸自己能早日得到食物。歲末寒冷刺骨,簡陋的房屋乾淨得如同剛打掃過。想象中的瀛洲與方丈山相對,弱水環繞成爲池沼。若沒有千年的花朵,怎能得到如瓜棗般的長生不老。徐福駕着樓船,輕帆如鳥兒般迅疾。如果真能見到仙人,只怕日月星辰也會老去。寄出的書信附在文鰩魚身上,碧雲之上空留縹緲的希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自然景象與神話傳說的交織,表達了對於生命短暫、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對永恆與長生的嚮往。詩中「速成非良器,驟得難久好」一句,道出了事物發展規律,強調了持久與積累的重要性。而「桃李望春舒,亦復迎秋槁」等句,則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隱喻人生的無常。結尾處對仙境的描繪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透露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超脫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