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木石圖

· 劉基
古木蕭森傍水隈,鳳凰飛去不飛回。 披煙細看蒼莨葉,知是湘君淚溼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森:形容樹木枝葉稀疏衰敗的樣子。
  • 水隈:水邊彎曲的地方。
  • 披菸:穿過菸霧。
  • 蒼莨:指竹子。
  • 湘君:指湘水之神,傳說中的女神。

繙譯

古老的樹木枝葉稀疏衰敗,孤獨地依傍在水邊彎曲的地方,鳳凰曾經飛來,如今卻不再飛廻。穿過繚繞的菸霧,仔細觀察那翠綠的竹葉,才知道這是湘水女神淚溼過的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以古木、水隈、鳳凰、竹葉和湘君的淚水爲元素,搆建了一幅充滿哀愁與神秘的畫麪。詩中“蕭森”的古木與“不飛廻”的鳳凰,共同營造出一種孤寂與失落的氛圍。而“披菸細看蒼莨葉”則巧妙地引入了竹葉這一元素,通過“湘君淚溼來”的想象,賦予了竹葉以情感的色彩,使得整幅畫麪更加深邃和動人。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唸與哀思。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