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筤(láng):青色,多指竹子。
- 湘妃:傳說中舜的妃子,因舜南巡未歸,淚灑竹上,形成斑點。
- 丹鸑鷟(yuè zhuó):傳說中的神鳥,這裏指紅色的鳳凰。
- 碧琅玕(láng gān):綠色的美玉,比喻竹子。
- 脩莖(xiū jīng):修長的竹莖。
- 伶倫:古代傳說中的樂官,這裏指竹子可以做成樂器。
- 嶰谷(xiè gǔ):傳說中產竹的地方。
翻譯
李侯畫出的蒼筤竹,葉上彷彿還留有湘妃的淚痕,未曾乾涸。 煙雨濛濛的白天,丹鸑鷟在竹林中若隱若現,秋風中霜氣強勁,碧琅玕般的竹子更顯青翠。 修長的竹莖彷彿可以截下來做成伶倫的管樂器,和煦的氣息悄然驅散了嶰谷的寒意。 這樣的意境只有誰能夠賞識呢?只有在靜謐的高堂素壁上,靜靜地觀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侯所畫的墨竹,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竹子的神韻和畫家的情感。詩中「湘妃淚未乾」寓意深遠,既表現了竹子的斑駁之美,又暗含了哀怨之情。後文通過「丹鸑鷟」、「碧琅玕」等比喻,進一步以神話色彩和珍貴物品來形容竹子的美麗和珍貴。結尾的「高堂素壁靜時看」則表達了對於這幅畫作的珍視和欣賞,只有在靜謐的環境中,才能真正領略到畫中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