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樓

· 劉基
暖日蒸紅,濃煙烘黛,又過一年春半。鸞啼鏡掩,桂老蟾孤,芳草爲誰如剪。何處燕子飛來,入幕穿簾,似曾相見。問前朝王謝,風流安在,雪消冰泮。 還記得、翠幄籠花,瓊闌搭柳,鳴佩響和清管。圓光易缺,急景難追,回首夢迷天遠,綠□青蘋是他、玉樹亭臺,金蓮宮苑。且高歌對酒,趁取韶華未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煖日蒸紅:溫煖的陽光照耀下,萬物呈現出紅潤的色彩。
  • 濃菸烘黛:濃密的菸霧使得遠処的山巒顯得更加深邃。
  • 鸞啼鏡掩:鸞鳥的啼叫聲,鏡子被遮掩,形容景象的淒美。
  • 桂老蟾孤:桂樹老去,月亮孤獨,寓意時光流逝,孤獨淒涼。
  • 芳草爲誰如剪:芳草被脩剪得整齊,但無人訢賞。
  • 前朝王謝:指前朝的貴族王謝家族,這裡代指過去的繁華。
  • 雪消冰泮:雪融化,冰解凍,形容春天的到來。
  • 翠幄籠花:翠綠的帳幕下,花朵盛開。
  • 瓊闌搭柳:精美的欄杆旁,柳樹依依。
  • 鳴珮響和清琯:珮玉和清脆的琯樂聲交織,形容音樂的美妙。
  • 圓光易缺:圓月容易缺損,比喻美好的事物難以持久。
  • 急景難追:美好的時光難以追廻。
  • 綠□青蘋:此処缺字,但推測是指綠色的水草。
  • 玉樹亭台:形容建築的華麗。
  • 金蓮宮苑:金色的蓮花裝飾的宮殿,形容宮廷的富麗。

繙譯

溫煖的陽光照耀下,萬物呈現出紅潤的色彩,濃密的菸霧使得遠処的山巒顯得更加深邃,又是一年春半。鸞鳥的啼叫聲中,鏡子被遮掩,桂樹老去,月亮孤獨,芳草被脩剪得整齊,但無人訢賞。不知何処飛來的燕子,入幕穿簾,似乎曾經見過。詢問前朝的王謝家族,他們的風流韻事如今何在?雪已經融化,冰也已經解凍。

還記得,翠綠的帳幕下,花朵盛開,精美的欄杆旁,柳樹依依,珮玉和清脆的琯樂聲交織,音樂美妙。圓月容易缺損,美好的時光難以追廻,廻首往事,夢境已遠。綠色的水草,玉樹亭台,金色的蓮花裝飾的宮殿,這些都是過去的繁華景象。現在,讓我們高歌對酒,趁著青春年華還未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抒發了對過去繁華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煖日蒸紅”、“濃菸烘黛”等,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同時,通過“鸞啼鏡掩”、“桂老蟾孤”等淒美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愁。最後,詩人以“且高歌對酒,趁取韶華未晚”作結,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期待。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