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彼君子兮來何遲。 日既墓兮華色衰。敢託身兮長自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闊。
  • :通「暮」,傍晚。

翻譯

獨自處在屋室啊空闊無所依靠。思念那佳人啊心中悲傷。那君子啊爲何到來這樣遲。太陽已經西沉啊容顏色澤衰退。怎敢將自身託付啊長久只爲自己。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憂傷哀怨的氛圍。詩中表達了主人公獨處於室的孤獨無依之感,因思念佳人而心生傷悲,埋怨君子的遲來。「日既墓兮華色衰」既描繪了時間的流逝與日暮的情景,又暗示了容顏隨着時光老去,增添了無奈與哀愁。最後展現出一種既期待又有些不敢輕易託付自身的矛盾心態。整體情感真摯深沉,令人動容。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景帝時爲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爲《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爲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爲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爲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