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萼樓:花萼相煇樓的簡稱,是唐玄宗時代的大型娛樂活動場所。
- 璚(qióng)樹:樹木的美稱,這裡指代美好的事物。
- 隴西:古代郡名,這裡借指遙遠的地方。
- 九苞:鳳的九種特征,後用以比喻傑出的人才。
- 丹山羽:傳說中鳳凰的羽毛,這裡象征著高貴和美好。
- 誥(gào)文:朝廷頒佈的命令或文書。
- 桃葉:王獻之的愛妾,借指愛人。
- 睍(xiàn)睆(huǎn):形容鳥聲清和圓轉好聽。
-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或氣很盛,這裡指夢境的迷離狀態。
繙譯
在花萼樓前喝酒已至半醉,江南的美好如玉樹般,而你卻在遙遠的隴西如雲彩般縹緲。傑出的人才憑借著高貴的品質,多次獲得朝廷頒佈的重要文書。心中憂愁,就如桃葉在呼喚,黃鶯的鳴叫聲清脆婉轉,在如葯房般的地方一同做夢,如蝴蝶般在迷離的夢境中。上林苑供奉給皇帝的有許多紅豆,我費盡心思相思,卻還是見不到你。
賞析
這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詩的前兩句通過“花萼樓”“江南璚樹”“隴西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美好與遙遠的對比,暗示了思唸之人的遙遠和難以觸及。中間兩句“九苞一借丹山羽,三使重頒紫誥文”,可能在贊美某人的傑出才能和榮耀地位,但同時也可能暗含著一種對現實的感慨或諷刺。後兩句“桃葉喚愁鶯睍睆,葯房同夢蝶氤氳”,用“桃葉”“鶯”“葯房”“蝶”等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思唸之人的渴望,夢境的迷離更增添了一份無奈和虛幻。最後一句“上林供禦多紅豆,費盡相思不見君”,以“紅豆”象征相思,強調了詩人的思唸之深,而“不見君”則將這種思唸的痛苦推曏了高潮。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既有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又有對思唸之人的深深眷戀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