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亮卿之塞上

客邸殘尊不共歡,敝裘羸馬出長安。 黃河落日天邊見,白首飛沙塞上看。 南國詞人堪借箸,漢家諸將幾登壇。 籬花爛漫應相憶,鴻雁難禁九月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ǐ):旅捨。
  • :同“樽”,酒盃。
  • (léi):瘦弱。
  • 借箸:指爲人出謀劃策。

繙譯

在旅捨中殘賸的酒盃,無法共同歡樂暢飲,穿著破舊的皮裘,騎著瘦弱的馬匹,走出長安。在天邊能看到黃河上的落日,在塞上看著自己已生白發,風沙飛舞。南方的文人應該能夠出謀劃策,漢朝的諸位將領又有幾人能夠登上將罈呢?籬邊的花朵燦爛盛開時,你應該會想起我,難以忍受九月寒冷的鴻雁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王亮卿前往塞上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以及對國家侷勢的擔憂。詩的首聯通過描寫旅捨中不歡的氛圍和友人疲憊的形象,表現出離別的悲傷。頷聯以黃河落日和塞上飛沙的景象,烘托出旅途的艱辛和環境的惡劣,同時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艱難。頸聯則從文人的獻策和將領的登罈,反映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尾聯以籬花相憶和鴻雁受寒,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對旅途寒冷的擔憂。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寓意深刻。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