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冥:指高飛難見的大雁,喻避世之士。「冥」,讀作「míng」。
- 浪跡:到處漫遊,行蹤不定。
- 風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 邀:約請。
- 攜鶴舫:乘有仙鶴的船,這裏指代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
-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 魚經:有關養魚的書籍。
- 省知:明白,知道。
- 朱紱(fú):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後常作爲官服的代稱,這裏指官職。
- 長物:多餘的東西。
- 勒銘:鐫刻銘文。
- 鄰並:鄰居。
- 徐孺子:東漢時期的高士,此處借指有才華的隱士。
- 少微星:喻指處士、隱士。
翻譯
是誰從天邊羨慕那避世的大雁呢?在湖邊隨意漫遊,有一座草亭立於此地。美好的景色自己去邀約,乘着攜鶴的船舫,行爲舉止只依據養魚的經書。明白了官職並非是值得長久擁有的東西,怎會期待在青山上鐫刻自己的名字呢?鄰居況且憐愛如徐孺子一般的人才,不妨多有一些隱士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湖邊草亭的主人趙修甫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表達了對閒適自在、淡泊名利的生活的嚮往。詩的首聯通過「鴻冥」一詞,引出了一種避世的氛圍,描述了趙修甫在湖邊草亭的浪跡生活。頷聯寫他享受自然風月,依據養魚經生活,體現出他的自在愜意。頸聯中詩人認爲官職並非長久重要之物,不追求功名的銘刻,進一步強調了淡泊名利的態度。尾聯以鄰居對隱士的憐愛,表達了對隱士生活的認同和讚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幽,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