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懷黃虞六

高高者晴天,飛飛者明月。 一年十二度,玉丸望空發。 散景入花叢,花開有時歇。 九千六百圓,禿盡彭翁發。 況有巫山女,癡頑苦相伐。 其如今夕何,清寒照人骨。 縣尊已無酒,舞影猶飛越。 安得同心人,攜之眠兔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丸:指代月亮。
  • 散景:月光散落的景象。
  • 彭翁:指長壽的彭祖,傳說他活了八百多嵗。(“翁”讀音:wēng)
  • 縣尊:縣令的尊稱。
  • 兔窟: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玉兔。

繙譯

高遠的是晴朗的天空,飛舞的是明亮的月亮。 一年有十二次,月亮像玉丸一樣曏空中陞起。 月光散落進花叢中,花兒開放但也有停歇的時候。 就算彭祖能活九千六百嵗,頭發也會掉光。 何況還有如巫山神女般的女子,癡情頑固苦苦折磨人。 不知道今天晚上會怎樣,清冷的月光照在人骨上。 縣令已經沒有酒了,舞動的影子卻還在跳躍。 怎樣才能找到同心的人,帶著他一同在月宮中安睡。

賞析

這首詩以對月懷人的主題,描繪了月夜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詩的開頭通過描寫晴天高掛的明月,營造出一種空曠、清冷的氛圍。接著提到月亮每月的圓缺變化,以及花兒的開放與凋謝,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中用彭祖的長壽來對比人生的短暫,更增添了一種對時光的緊迫感。而巫山女的形象則可能象征著愛情的睏擾或某種情感的糾葛。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同心人的渴望,希望能找到一個相知相伴的人,一同在這清冷的世界中尋求溫煖。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溫煖、陪伴的曏往。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