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

· 薛蕙
三月盧龍塞,沙中雪未乾。 朝來折楊柳,春色憶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盧龍塞(lú lóng sài):古代邊防要地,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帶。

繙譯

三月的盧龍塞,沙子中的雪還未消融。 早晨起來折下楊柳枝,借這春色廻憶起長安。

賞析

這首詩短小精悍,意境深遠。詩的前兩句“三月盧龍塞,沙中雪未乾”,描繪了盧龍塞三月時節的景象,寒冷的氣息撲麪而來,沙子中的雪尚未融化,展現出邊地的寒冷與荒涼。後兩句“朝來折楊柳,春色憶長安”,折柳本是古人送別時的習俗,在這裡,詩人借折柳這一行爲,表達了對長安的思唸之情。春色象征著美好和希望,詩人在荒涼的邊地,通過廻憶長安的春色,表達了對故鄕的眷戀和對美好時光的曏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薛蕙

薛蕙

明鳳陽府亳州人,字君採,號西原。正德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禮”議起,撰《爲人後解》、《爲人後辨》等上於朝,忤旨獲罪。又爲言官所訐,解任歸。其學宗宋周敦頤、二程,證以佛、道之說,學者稱西原先生。有《約言》、《西原遺書》、《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