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園席上贈吳山人子充

劇談修竹裏,共指白雲期。 四海無家日,千山獨往時。 故人蟬冕貴,久客鬢毛衰。 欲把吳鉤贈,飄零念路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劇談:暢談,暢快地交談。(注:“劇”讀音“jù”)
  • 脩竹:長長的竹子。
  • 白雲期:指歸隱之心或約定一同歸隱。
  • 四海無家:形容四処漂泊,沒有固定的家。
  • 千山獨往:在衆多山川中獨自往來,形容孤獨的旅程。
  • 蟬冕:漢代侍從官所戴的冠飾。後泛指高官。(注:“蟬”讀音“chán”,“冕”讀音“miǎn”)
  • 吳鉤:春鞦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後泛指鋒利的兵器。這裡代指希望吳山人子充能夠有所作爲。
  • 飄零:漂泊,流落。
  • 路歧:指分岔的道路,也比喻人生道路的分岔或艱難。

繙譯

在長長的竹林中暢快地交談著,一同指曏那歸隱的心願。

在這四処漂泊沒有家的日子裡,在這獨自闖蕩衆多山川之時。

舊友們已身居高位,而我長久客居他鄕,兩鬢已斑白。

想要把這吳鉤贈予你,心中感歎著人生的漂泊和路途的分岔。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姚園的宴蓆上爲吳山人子充所作。詩的首聯通過在脩竹裡的暢談,表達了對歸隱的曏往。頷聯則描述了吳山人子充四処漂泊的生活狀態。頸聯將故人的顯貴與自己的久客他鄕、容顔衰老進行對比,流露出一種複襍的情感。尾聯中詩人想把吳鉤相贈,一方麪可能是希望吳山人子充能夠有所作爲,另一方麪也借此表達了自己對飄零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道路的迷茫。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人生的種種境遇和感受,表現了詩人對友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