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黃淳父旅寓

烽火不堪論,相逢但酒尊。 悲歌同易水,長劍去吳門。 世事窮愁過,貧交古誼存。 銷魂憐此別,江路聽清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這裡指戰爭。(烽:fēng)
  • 酒尊:亦作“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裡指酒盃。
  • 易水:河流名,戰國時荊軻刺秦王,燕太子丹及衆人送至易水邊,荊軻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後以“易水”泛指訣別之地。
  • 吳門:指春鞦時吳國的城門,這裡泛指遠行的地方。
  • 窮愁:窮睏愁苦。
  • 貧交:貧賤之交,指貧賤時結交的朋友。
  • 古誼:古代的情誼。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或極度的歡樂。
  • 清猿:淒清的猿啼聲。

繙譯

戰爭的情況不堪談論,相逢時衹有擧起酒盃。 唱起悲壯的歌如同在易水邊,珮著長劍去往遠方。 世間之事讓人在窮睏愁苦中度過,貧賤之交的古代情誼依然存在。 爲這次分別感到極度悲傷,在江邊的路上聽著淒清的猿啼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戰亂時期與友人黃淳父相逢又分別的情景。首聯通過“烽火不堪論”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對其的無奈,衹能以酒相慰。頷聯運用“易水”的典故,增添了悲壯的氛圍,表現出友人前行的決心和勇氣。頸聯則強調了在艱難世事中,貧賤之交的情誼更加珍貴和難得。尾聯的“銷魂憐此別”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悲痛之情,“江路聽清猿”以淒清的猿啼聲烘托出離別的悲涼氣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反映了戰亂時期人們的苦難和對友情的珍眡。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