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掖(yè):宮殿正門兩旁的小門。
- 卓錫:指僧人外出雲遊時手持的錫杖,這裏指代僧人居住。
- 拈(niān)花笑:源自佛教典故「拈花微笑」,表示心心相印。
- 樵(qiáo):打柴。
- 巑岏(cuán wán):山高峻的樣子。
翻譯
天台的東邊小門倚靠層層關卡,大徹禪師住在西林,四周環繞着翠綠的山巒。在石頭上聽到放牛人的歌聲,讓人想到拾得和尚,在溪頭聽到虎嘯之聲,讓人聯想到潙山禪師。白雲從定境中飄出,彷彿拈花而笑,明月下,打柴採藥的人歸來。卻又想起故鄉山中的松柏臨近,夢隨着龍象登上高峻的山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台能仁寺的景色以及寺中僧人的生活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詩的首聯寫天台能仁寺的位置和環境,突出其依山而建、環境清幽的特點。頷聯通過「牛歌」「虎嘯」聯想到兩位高僧,增添了寺廟的神祕氛圍。頸聯描繪了白雲出定和明月歸樵的情景,表現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意境。尾聯則從對寺中情景的描繪轉向對故鄉的思念,夢隨龍象上巑岏,富有想象力,也顯示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自然景色與佛教文化、思鄉之情融合在一起,給人以豐富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