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寓懷一百韻

· 黎貞
絕域玄菟北,雄藩渤海邊。 並營連塞漠,幽薊異風煙。 駐驛澄州界,湯池析木壖。 路從熊嶽散,山到白狼連。 古鎮長城外,遼濱夕照前。 戰場雲漠漠,叢冢草芊芊。 開國俱英傑,安邦悉俊賢。 封疆環百濟,聲教被朝鮮。 美俗殷箕後,清風肅慎先。 祭侯誠志勇,偏帥亦通權。 創霸才稱度,圖王業止淵。 將雄司馬晉,功盛慕容燕。 秦漢威名大,隋唐戰伐專。 控弦兵百萬,開拓宇三千。 煬帝終歸亂,文皇亦負愆。 輿輪功未廣,心腹禍相煎。 強弱慎淪沒,桑田幾變遷。 遼金迭興替,胡貊已綿延。 接踵源流盛,相承正朔偏。 穹廬分部落,左衽播腥羶。 兒女同川浴,尊卑並榻眠。 羣居成偃蹇,一室稱周旋。 將校冬前閱,兵車雪後畋。 挺姿多鷙悍,用武自輕便。 銀甲高低葉,雕弓左右鞬。 臂間蒼鶻立,花下紫騮牷。 白鹿裘過膝,青貂帽覆肩。 比鄰無老少,天屬各姻㜕。 玉貌誇盤鬢,容華貼翠鈿。 半腰裁合袖,匝地舞鞦韆。 瓦缶羅兒酒,鑼鍋酪乳饘。 雞豚隨日足,藜藿四時妍。 會客廚邊度,祈神炕上筵。 彝歌聲窈窕,狄舞影蹁躚。 雨過平房溼,冰凝兀刺穿。 繁弦希鳳管,朽屑當龍涎。 地亦因人異,風從習俗傳。 恆居猶可嘆,況復事相牽。 賤子罹多難,羈孤喘未痊。 去家過萬里,爲客已三年。 桑梓江南夢,塵沙塞外天。 別離驚歲月,跋涉遍山川。 憶昔兒童日,深承父母憐。 歲荒猶飫肉,冬暖尚裝綿。 寫字階前立,斑衣膝下聯。 趨庭初問禮,騎竹學吹壎。 蕭蕭趨樽俎,雍雍設豆籩。 已諳懷橘義,時上頌椒篇。 弱冠親師友,閉窗理簡編。 朝陽出滄海,秋旻映清漣。 雪案迎晨潤,蘭膏繼晷然。 禮文勤博約,物理細窮研。 庠序瞻依久,菁莪樂育全。 柳搖芹泮碧,苔染杏壇磚。 師說尊韓愈,儒宗有鄭虔。 聲名推獨步,雅況藹孤騫。 道誼金蘭契,交情鐵石堅。 小心恆翼翼,憂道日悁悁。 角藝窮優劣,相規各勉旃。 瑤琴揮玉軫,錦瑟按朱弦。 作賦追王燦,狂吟擬謫仙。 龍蛇騰彩筆,珠玉滿花箋。 聖代需賢急,綸音美化宣。 求言誠惻惻,束帛屢戔戔。 夜雨江淹夢,秋風祖逖鞭。 平生經濟學,此日孝廉船。 抱璞懷多蹇,梯雲未有緣。 潛鱗初出躍,倦鳥復回還。 尚志期嘉遁,韜光養亢乾。 蕭曹心寂寂,巢許意翩翩。 卜築依泉石,棲遲遠市廛。 地先盤谷勝,景冠杜陵玄。 黃卷書千帙,青山屋數椽。 穿雲石片片,通竹溜涓涓。 過鳥天邊落,飛流屋後懸。 凝眸觀紫翠,洗耳弄潺湲。 負郭桑麻地,環丘稻糯田。 邏朝驚白髮,散野牧烏鳶。 出戶通樵智,開簾放遠巔。 補籬添種菊,鑿沼剩栽蓮。 梅萼衝寒放,榕陰當午圓。 詩成偏愛酒,景好喜聞蟬。 果獻東坡荔,茶煎達磨泉。 坐間無俗客,談笑有高禪。 自謂田家樂,寧知憲網纏。 物情據蕭索,生理竟迍邅。 浪跡如蓬轉,憂心似火燀。 荊林嗟失雁,蕙帳惜分鸞。 驛路慵看畫,江船怯聽鵑。 林芳紅馥馥,山月白娟娟。 長嘯空彈劍,悲歌獨扣舷。 興隨秋後燕,淚應嶺頭猿。 骨肉人何在,泥塗病正癲。 志荒疏筆硯,力憊逞戈鋋。 落日心猶壯,秋風目已聠。 薰蕕羞共器,駑驥恥同軿。 技拙惟詩債,囊空乏酒錢。 蕭蕭新白髮,落落舊青氈。 日月行中國,風雲灑八埏。 蓋棺事未已,猶欲問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菟(xuán tú):指古代郡名。
  • 熊嶽:地名。
  • 白狼:山名。
  • 析木(xī mù):星宿名,也有地方叫此名。
  • (ruán):城郭旁或河邊的空地。
  • (pí):傳說中的一種猛獸,此處可能借指士兵。
  • (jiān):馬上盛弓箭的器具。
  • 鷙悍(zhì hàn):兇猛強悍。
  • (zhí):人名,傳說是古代的一個大盜,此處似指兇惡之人。
  • (mò):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稱呼。
  • 偃蹇(yǎn jiǎn):驕傲,傲慢。
  • (lián):指親屬關係。
  • (liú):黑鬣黑尾巴的紅馬。
  • (zhān):稠粥。
  • (quán):懇切。
  • (zhān):「之焉」的合音。
  • (biān):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果品等的竹器。
  • 菁莪(jīng é):《詩·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簡稱,後用作育材之典。
  • (qiān):高舉,飛起。
  • 悁悁(yuān yuān):憂悶的樣子。
  • (zhěn):古代指車箱底部四周的橫木,借指車。
  • (dùn):逃避,躲閃。
  • 亢乾(kàng qián):意爲剛健和自強不息。
  • (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 (zhì):書、畫的封套,用布帛製成。
  • 潺湲(chán yuán):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 (chǎn):熱。

翻譯

在遙遠的北方,有一片邊域,它位於玄菟郡的北方,在雄偉的藩鎮渤海之邊。這裏的軍營連接着沙漠,幽薊之地有着別樣的風景和風俗。 在澄州界停駐,在湯池邊的析木城郭旁。道路從熊嶽分散開來,山脈一直連接到白狼山。古老的鎮子在長城之外,遼陽在夕陽的餘暉前。戰場上雲霧茫茫,衆多的墳墓邊野草茂盛。 開國的都是英雄豪傑,安邦定國的全是才智傑出的人。疆土環繞着百濟,聲威和教化覆蓋到朝鮮。美好的風俗像殷箕之後那樣,清正的風氣如肅慎之前那般。祭祀的侯爺確實有志向和勇氣,偏將大帥也懂得隨機應變。 開創霸業的才能可被稱道,圖謀王業的只有少數人能成功。將領如晉朝的司馬氏般英勇,功績如慕容燕般盛大。秦漢的威名很大,隋唐的戰爭攻伐頻繁。擁有百萬的士兵,開拓了廣闊的疆土。 煬帝最終陷入混亂,文皇也有過失。車子的輪子功業未能廣泛傳播,心腹之患卻相互傾軋。強和弱要謹慎對待以防淪落,天地間的變化如同桑田般幾經變遷。遼金交替興起和衰落,胡貊民族已經延續很久。 一個接着一個朝代源流興盛,相繼承襲的正統卻有所偏差。在穹廬中劃分部落,穿着左衽的衣服散發着腥羶之氣。兒女們在同一條河裏沐浴,尊卑之人在同一張榻上睡覺。大家聚集在一起顯得傲慢,在一個屋子裏也能自處。 將領和校尉在冬前檢閱,兵車在雪後去狩獵。士兵們大多兇猛強悍,運用武力時自然輕便。銀色的鎧甲高低起伏,雕花的弓在左右的箭袋中。手臂間蒼鶻站立,花下是紫色的駿馬。白鹿皮的裘衣過膝,青貂皮的帽子覆蓋肩膀。 鄰居之間不分老幼,親屬關係各自相連。女子容貌美麗,盤着髮髻,面容華貴貼着翠鈿。衣服半腰處裁剪得合適,能在地上翩翩起舞玩鞦韆。用瓦缶盛着羅兒酒,用鑼鍋煮着酪乳粥。雞和豬每天都有充足的供應,野菜四季都長得茂盛。 在廚房邊接待客人,在炕上擺筵席祈求神靈。彝族的歌聲優美動聽,狄族的舞蹈姿態優美。雨過後平房潮溼,冰凍得如兀刺般堅硬。繁多的絃樂希望有鳳管之聲,腐朽的木屑當作龍涎香。地方也因爲人而不同,風俗是根據習慣傳承的。長久居住在這裏還讓人感嘆,何況又有事情相互牽連。 我這個貧賤之人遭遇了很多災難,孤獨無依喘氣還沒好。離家超過萬里,作爲客人已經三年了。在江南的家鄉只能在夢中見到,在塞外的天地中滿是沙塵。離別讓人驚歎歲月的流逝,跋涉走遍了山川。 回憶起兒童時期,深深地受到父母的憐愛。年歲饑荒時還能吃到肉,冬天暖和時還能穿上棉衣。在階前寫字站立,在父母膝下穿着綵衣。走向庭院開始學習禮儀,騎着竹子學習吹壎。 來往時酒杯和食器整齊擺放,和諧地設置着各種禮器。已經熟知懷橘的孝義,時常獻上頌椒的詩篇。到了二十歲時親近老師和朋友,關閉窗戶整理書籍。早上的陽光從滄海升起,秋天的天空映照着清澈的水波。雪案在早晨被溼潤,蘭膏燈在夜晚繼續點燃。禮儀文章勤奮地廣泛學習和簡要研究,事物的道理仔細地探究。 在學校里長久地敬仰和依靠,人才的培養完善。柳樹搖曳在學宮邊,苔蘚染綠了杏壇的磚塊。老師的學說尊崇韓愈,儒家的宗師有鄭虔。名聲被推崇獨一無二,高雅的境況和藹不凡。道義情誼如金蘭之契,交情如同鐵石般堅固。小心謹慎一直不停,憂慮道義每天都很懇切。在技藝上比較優劣,相互規勸各自努力。 彈奏瑤琴撥動玉軫,彈奏錦瑟按動朱弦。寫作賦追趕王燦,瘋狂吟詩模仿謫仙。龍飛蛇舞的彩筆,珍珠美玉般的文字佈滿花箋。聖明的時代急需賢才,皇帝的詔令宣揚着美好教化。尋求言論誠懇殷切,束帛多次送來。夜晚的雨讓人想起江淹的夢,秋風吹起如同祖逖的馬鞭。一生的經世濟民之學,在這一天像乘坐孝廉船一樣有了機會。 懷抱美玉卻遭遇很多艱難,想要登上雲梯卻沒有緣分。潛伏的魚兒剛開始跳躍,疲倦的鳥兒又飛回來。崇尚志向期望隱居,隱藏光芒修養自己。像蕭何曹參那樣心思寂靜,像巢父許由那樣心意灑脫。選擇依傍泉石的地方建築住所,在遠離集市的地方棲息停留。地方比盤谷還要優美,景色比杜陵還要奇妙。有千卷的黃卷書籍,幾間青山中的房屋。 穿過雲層的石頭一片片,連通竹子的水流涓涓流淌。飛過的鳥兒從天邊落下,飛瀉的瀑布在屋後懸掛。凝視着觀看紫色和翠色,洗淨耳朵聆聽潺潺流水聲。靠近城郭有桑麻田地,環繞山丘有稻糯農田。巡邏的早晨驚歎白髮增長,在野外放牧烏鴉和老鷹。出門能和樵夫交流智慧,打開簾子能看到遠處的山峯。修補籬笆增添種植菊花,開鑿水池剩下的地方栽種蓮花。梅花在寒冷中衝開放,榕樹蔭在中午形成圓形。詩寫成後偏愛喝酒,景色美好時喜歡聽蟬鳴。獻上東坡的荔枝作爲水果,用達磨泉的水煎茶。座位之間沒有庸俗的客人,談笑的有高雅的禪師。自己認爲這是田園之樂,怎知卻被法令之網束縛。 萬物的情狀根據蕭索,生存的道理竟然艱難。浪跡天涯如蓬草般轉動,憂心之事像火一樣熾熱。在荊棘林中哀嘆失去的大雁,在蕙草做的帳中惋惜分離的鸞鳥。在驛路上懶得看畫,在江船上害怕聽到杜鵑的叫聲。樹林中花香濃郁,山間的月亮潔白美好。長嘯着空彈寶劍,悲傷地歌唱獨自敲着船舷。興致隨着秋天後的燕子興起,淚水應和着嶺頭的猿猴落下。親人在哪裏,自己在泥濘中生病正癲狂。志向荒廢疏於筆硯,力氣疲憊卻還逞強使用兵器。 落日時分內心仍然雄壯,秋風吹來眼睛已經昏花。薰草和蕕草羞於在同一個器具中,劣馬和駿馬恥於在同一輛車中。技能拙劣只有詩的債務,口袋空空缺乏買酒的錢。新長出的白髮蕭蕭,舊時的青氈落落。日月在中國運行,風雲灑遍八方。到了蓋棺的時候事情還沒有結束,還想要問問燕然山的情況。

賞析

這首《遼陽寓懷一百韻》是一首內容豐富、情感深沉的長詩。詩人黎貞以遼陽爲背景,描繪了當地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歷史變遷以及自己的身世感慨和人生思考。

詩的開頭部分,詩人描述了遼陽的地理位置和邊域特色,展現了其雄偉和廣闊。接着,詩人回顧了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和朝代興衰,從秦漢到隋唐,再到遼金,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英雄的敬仰。同時,也提到了一些歷史人物的過失和教訓,如煬帝的混亂和文皇的負愆,強調了歷史的複雜性和多變性。

在詩的中間部分,詩人描寫了遼陽地區的民族風俗、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自己在這個地方的經歷和感受。他描繪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場景,如兒女同川浴、尊卑並榻眠等,展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作爲一個羈旅之人的孤獨和憂愁,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後半部分,詩人更多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渴望隱居遁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感到現實的無奈和束縛。他提到了自己的學業和才華,以及對道義和友情的重視。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如「物情據蕭索,生理竟迍邅」等句,反映了他對世事無常和人生艱難的深刻認識。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運用了豐富的詞彙和形象的比喻,如「戰場雲漠漠,叢冢草芊芊」「銀甲高低葉,雕弓左右鞬」等,使詩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融合了歷史、地理、文化、人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展現了詩人廣博的知識和深刻的思想。這首詩不僅是對遼陽地區的描繪,也是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一種思考和感悟。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