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仙宮七詠太和

綺寮珠綴冠丹丘,翳鳳驂鸞在上頭。 窗外月明秦樹迥,檻前風急楚江流。 天門險澀疑無路,地籟悽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親指畫,湘樊安得翠華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綺寮(qǐ liáo):雕刻或繪飾得很精美的窗戶。
  • 丹丘: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晝夜常明。
  • 翳(yì)鳳:以鳳羽作華蓋。
  • 驂(cān)鸞:仙人駕馭鸞鳥雲遊。
  • 迥(jiǒng):遙遠。
  • 地籟(lài):風吹大地的孔穴發出的聲響。
  • 文皇:此処指明朝皇帝。
  • 湘樊:湖南地區。
  •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作裝飾的旗幟,代指皇帝。

繙譯

精美的窗戶上珠串點綴,這仙宮位於如同仙境的地方,倣彿有以鳳羽作華蓋、駕馭鸞鳥的仙人在上方。窗外明月照耀,秦地的樹木顯得遙遠,欄杆前風聲急促,似楚國的江水流淌。天門險峻難行,讓人懷疑無路可走,大地發出的聲響淒涼清冷,簡直像鞦天一般。若不是皇帝親自籌劃指點,湖南地區怎能有皇帝的巡遊至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太嶽仙宮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首聯通過“綺寮珠綴”“翳鳳驂鸞”等詞語,展現出仙宮的華美和超凡脫俗。頷聯中“月明秦樹迥”“風急楚江流”,以景襯情,營造出一種悠遠、壯濶的氛圍。頸聯“天門險澁”“地籟淒清”,進一步強調了仙宮所処環境的險峻和神秘。尾聯則表達了對皇帝的歌頌,認爲是皇帝的親力親爲才使得此地能夠迎來聖駕。整首詩意境恢弘,用詞精妙,將太嶽仙宮的神奇與皇帝的威嚴相結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