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瓦廂謁大禹廟

德水千年在,誰能忘禹功。 金堤非舊跡,銅瓦見新宮。 野著滄涼日,林交慘淡風。 路岐何用感,王氣滿關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德水:黃河的別稱。
  • 禹功:夏禹治水的功勣。
  • 金堤:堅固的堤堰。
  • 銅瓦廂:地名。
  • 路岐:指道路分岔処,也比喻人生道路上的睏難和挫折。(“岐”讀音爲“qí”)

繙譯

黃河之水已流淌千年,誰能夠忘記大禹的功勣呢? 堅固的堤堰已非昔日的痕跡,在銅瓦廂能見到新建的大禹廟。 曠野沐浴在蒼涼的日光下,樹林在慘淡的風中交錯。 何必爲人生道路上的分岔和睏難而感慨,帝王的氣象佈滿了關東大地。

賞析

這首詩以大禹治水的功勣爲切入點,表達了對大禹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的首聯強調了大禹治水的偉大功勣歷經千年仍被人們銘記。頷聯通過對比,指出金堤已非舊貌,而銅瓦廂的大禹廟則是新的象征,暗示了時代的變遷。頸聯描繪了蒼涼的曠野和慘淡的風聲,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氛圍。尾聯則從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慨中轉曏對帝王之氣的描述,展現了一種宏大的氣勢。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象和歷史遺跡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歷史、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