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復山中舊社

寥落空山裏,當時結社蓮。 吟尊移竹外,釣舫落池邊。 草奏三千牘,追遊十八賢。 雲泥憐鵠舉,歲月隔鸞箋。 猿鶴看交態,煙霞愴結緣。 樹猶江揔宅,耕是汶陽田。 往事成陳跡,今吾豈故年。 還憐稽呂駕,同在夜燈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脩復:修復,修補。(「脩」同「修」,讀音:xiū)
  • 社蓮:(暫無明確含義,可能指與結社相關的某種象徵或意象)
  • 吟尊:飲酒吟詩的器具。
  • 釣舫:釣魚的船。
  • 草奏:起草奏章。
  • (d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這裏指奏章。
  • 追遊:尋勝而遊;追隨遊覽。
  • 十八賢:此處可能指一同結社的衆多賢士。
  • 雲泥:雲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懸殊。
  • 鵠舉:像鴻鵠一樣高飛,比喻奮發有爲。
  • 鸞箋(luán jiān):彩箋,指書信。
  • 猿鶴:借指隱逸之士。
  • 交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情狀。
  • (chuàng):悲傷。
  • 江揔(zǒng):南朝陳大臣,文學家,此處的「江揔宅」或許是借用其名來指代有名望的人的住所。(「揔」同「總」)
  • 汶(wèn)陽田:春秋時魯國屬地,在今山東省泰安市西南一帶。這裏借指田地。

翻譯

在這寂寥空曠的山裏面,過去曾在這裏結社。飲酒吟詩的器具移到了竹林外,釣魚的船停落在池塘邊。起草的三千份奏章,追隨遊覽的衆多賢士。如鴻鵠高飛般令人憐惜的差距,歲月阻隔了書信的往來。猿猴與仙鶴看着人們的交往情狀,面對煙霞悲傷那已結緣的過往。這裏的樹猶如江揔的宅院,耕種的是汶陽那樣的田地。過往的事都成爲了陳舊的痕跡,如今的我怎還是過去的模樣。還是憐惜那像稽康和呂安一樣的好友,曾一起在夜燈前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過去在山中結社的回憶和感慨。詩中通過對過去場景的描述,如吟尊移竹外、釣舫落池邊等,展現出一種閒適的氛圍。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無奈和憂傷,如往事成陳跡、歲月隔鸞箋等。雲泥憐鵠舉這句則體現了詩人對自己與他人差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深沉,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也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友情的珍惜。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