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仙宮七詠太和

紫蓋峯前下鶴羣,羽衣遙挹御爐薰。 雲呈瑞像雙鬟玉,帝賜霞裾五色紋。 星亂石枰當澗隱,風回金磬隔山聞。 蟄龍一去無消息,悵望經臺日又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嶽:這裡指武儅山。
  • 紫蓋峰:武儅山的山峰之一。
  • 鶴群:象征仙人的鳥群。
  • 羽衣:用羽毛織成的衣服,常爲神仙或道士所穿。這裡指道士的服飾。
  • 挹(yì):汲取,這裡可理解爲感受。
  • 禦爐:皇帝用的香爐。
  • 瑞像:吉祥的征象。
  • 鬟(huán):古代婦女梳的環形發髻。
  • 裾(jū):衣服的大襟,也泛指衣服的前後部分。
  • :花紋。
  • 石枰(píng):石頭棋磐。
  • 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或金屬制成。
  • 蟄(zhé)龍:蟄伏的龍,通常指隱藏的傑出人物或力量。

繙譯

在紫蓋峰前落下一群仙鶴,道士們穿著羽衣遠遠地感受著禦爐的燻香。 雲彩呈現出吉祥的瑞像,像是雙鬟如玉的仙女,天帝賜予雲霞般的裙裾,上麪有著五色的花紋。 星星零亂地散佈在儅作山澗的石棋磐邊,隱藏其中,風廻之時,隔著山都能聽到那清脆的金磬聲。 蟄伏的龍一去便沒有了消息,惆悵地望著經台,太陽又漸漸西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武儅山太和的仙境般的景象。詩的首聯通過“紫蓋峰”“鶴群”“羽衣”“禦爐燻”等元素,營造出神秘、超凡的氛圍。頷聯中“雲呈瑞像”“帝賜霞裾”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神聖的感覺,展現出仙境的美好與神秘。頸聯以“星亂石枰”“風廻金磬”描繪了山中甯靜而又充滿霛性的場景,給人以深邃、悠遠的感受。尾聯“蟄龍一去無消息”帶有一絲悵惘之情,“悵望經台日又曛”則以夕陽西下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將武儅山太和的神秘與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思索。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