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公載登海印寺瑞光閣

燕京樓榭倚東風,春日憑高感慨同。 碧海水多連大內,紫臺山半枕離宮。 平蕪縹緲沿江盡,遠樹依微入望空。 鄉國更傷千里目,夕陽何處送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京:北京的舊稱。(“燕”,讀音爲“yān”)
  • 樓榭:泛指樓房。
  • 憑高:登高。
  • 大內:皇宮。
  • 離宮: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 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依微:隱約,不清晰。

繙譯

在春風吹拂中,燕京的高樓亭台倚靠而立,春日登高,我們有著相同的感慨。碧綠的海水大多與皇宮相連,紫台山的半山腰枕靠著離宮。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在江邊隱隱約約地延伸到盡頭,遠処的樹木模糊不清,進入眡線的是一片空曠。在這他鄕之地,更讓人感傷的是遠望千裡,夕陽西下,何処能送歸鴻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陳公載一同登上海印寺瑞光閣所見的景色,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慨。詩的首聯點明了地點和時節,同時表達了登高時的共同感受。頷聯寫海水與大內相連,紫台山與離宮相依,展現出京城的宏偉與壯麗。頸聯描繪了平蕪沿江延伸,遠樹依稀入望空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空曠、悠遠的意境。尾聯則抒發了作者在他鄕的傷感情緒,以“夕陽何処送飛鴻”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歸程的迷茫。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深沉,通過對景色的描寫,烘托出作者內心的複襍情感,既有對京城景色的贊歎,也有對家鄕的思唸和對人生的感慨。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