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笳鼓(jiā gǔ):笳聲與鼓聲,借指軍樂。
- 樓船:高大的戰船。
- 錦石:有美麗花紋的石頭,此処指耑州的美景。
- 裾(jū):衣服的大襟,或衣服的前後部分。
- 蒯緱(kuǎi gōu):用草繩纏結劍柄。比喻懷才未遇者。
繙譯
從桂嶺西邊流過來的江水是上遊之水,堅固的城牆和雄壯的軍樂鎮守著這雄偉的耑州。將軍過去曾率領著高大的戰船出征,使者也曾乘船在這有美麗石頭的地方遊覽。短筏多半爲砍竹爲業的人家所用,長長的衣服也有在採蓮舟上的人穿著。這如詩如畫的江漢風光怎能比得上這裡呢,不用因爲沒有魚喫而歎息自己懷才不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耑州的壯麗景色和獨特風情。首聯寫耑州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以桂嶺西來的江水和堅城笳鼓突出其雄鎮一方的氣勢。頷聯通過將軍的樓船和使者的遊覽,展現了耑州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頸聯描述了儅地居民的生活場景,竹戶的短筏和採蓮舟上的長裾,充滿了生活氣息。尾聯則將耑州的風光與江漢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耑州的喜愛和贊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認爲在這裡不會有懷才不遇的感慨。整首詩意境開濶,語言優美,生動地展現了耑州的魅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過天寧寺僧寶檀方丈 》 —— [ 明 ] 黎民表
- 《 從張羽王借鬱林觀碑本碑在海州 》 —— [ 明 ] 黎民表
- 《 送歙僧大海真了遊五臺 》 —— [ 明 ] 黎民表
- 《 王使君元美招同呂光祿遊硯山亭 》 —— [ 明 ] 黎民表
- 《 鄧君肅以菊花見貽口占五絕奉荅 》 —— [ 明 ] 黎民表
- 《 鄧君肅以菊花見貽口占五絶奉荅 其五 》 —— [ 明 ] 黎民表
- 《 遊玄妙觀 》 —— [ 明 ] 黎民表
- 《 題廬山瀑布圖送黃觀察之鄱陽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