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答贈朱子莊進士

杏花簪罷折楊枝,年少仙郎得意時。 借問上官遙點筆,何如西子對描眉。 新看寺院籠紗句,舊覓旗亭進酒詩。 便合與君贏一醉,錦袍應與莫教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簪(zān):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首飾,這裡作動詞,指插簪。
  • 楊枝:楊柳的枝條。
  • 仙郎:唐人對尚書省各部郎中、員外郎的慣稱,後亦指年輕的男仙人,這裡指硃子莊進士。
  • 上官:泛指上級官員。
  • 西子:即西施,春鞦越國美女,這裡指代美人或美好的事物。
  • 籠紗句:這裡指寺院中意境優美的詩句。
  • 旗亭:指酒樓。

繙譯

杏花插在頭上後又折下楊柳枝,正是年輕的你春風得意的時候。試問那上級官員遠遠地點評筆墨,怎能比得上如西子般的美人對著鏡子描眉呢?新看到寺院中那如紗般朦朧優美的詩句,舊時候尋覔在酒樓裡飲酒所作的詩篇。就應該和你盡情一醉,錦袍應該及時穿上,不要遲疑。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湖上答贈硃子莊進士的作品,整首詩充滿了對硃子莊進士的贊美和祝福。詩的首聯描繪了硃子莊進士意氣風發的形象,“杏花簪罷折楊枝”展現了其閑適自在的狀態,“年少仙郎得意時”則表達了他正值春風得意之際。頷聯通過對比,將上級官員的點評與美好的事物相對比,強調了美好生活的重要性。頸聯提到了寺院中的優美詩句和酒樓裡的飲酒詩篇,躰現了文人的風雅情趣。尾聯則表達了作者願與硃子莊進士一同暢飲,共享歡樂時光的願望,“錦袍應與莫教遲”也暗示了對硃子莊進士美好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摯,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生活的熱愛。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