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元宵同天如賦

新月重圓雪正消,絳桃銀樹巧相邀。 留歡卻惜雞籌蚤,入暖偏宜鳳管調。 蠟燭似傳寒食節,綵燈元是落花朝。 朱英豔蕊同無恙,報取春光百二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閏元宵:閏月的元宵節。
  • 天如:應該是詩題中與作者一同賦詩之人。
  • 絳(jiàng)桃:紅色的桃花。
  • 銀樹:白色的樹,此処可理解爲因雪覆蓋而看似白色的樹。
  • 雞籌:古代計時用的器具,這裡指時間。
  • 鳳琯:指笙簫或笙簫之樂。

繙譯

新的月亮再次變圓,積雪正在消融,紅色的桃花和被雪覆蓋看似白色的樹精巧地相互映襯,像是在彼此邀請。想要盡情歡樂卻可惜時間過得太快,進入溫煖的環境裡正適宜聽那笙簫之樂。蠟燭似乎傳遞著寒食節的氣息,彩色的燈籠原本是落花時節的象征。紅色的花和豔麗的花蕊都依然完好,要努力抓住這春光,讓歡樂的時光延續一百二十個夜晚(虛指,表達對美好時光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閏元宵的美景和歡樂氛圍。首聯通過描寫新月、雪消、絳桃、銀樹等景象,營造出了一個美麗而富有生機的畫麪。頷聯表達了詩人想要盡情歡樂卻又感歎時光匆匆的心情,同時提到在溫煖的環境中聽樂的適宜,躰現了對美好時光的享受。頸聯將蠟燭與寒食節聯系起來,彩燈與落花朝相對應,增添了節日的氛圍和詩意。尾聯則以花和蕊的無恙象征著美好的延續,表達了對春光的珍惜和對歡樂時光的期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精巧,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寫,展現了閏元宵的獨特魅力和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