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俞景山畫山水帳

· 錢宰
老夫索居江上樓,廿年不出懷舊遊。扣門下樓出迎客,但見絕壑風颼颼。 岱宗日觀山上頭,日出未出蒼煙浮。嵩高插天太華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廬老泉掛白石,蒼梧水落湘江秋。懸崖倚天萬山立,翔鸞舞鳳蟠蒼虯。 幽岑遠樹互出沒,白雲不散松風收。鬆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遊歷走不遍,千里萬里窮遐搜。如何一日墮我前,空翠雜沓來雙眸。 舉頭問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圖畫來滄洲。俞君作畫時,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萬壑千巖淨橫臆。暮上香爐峯,海色秋清上遙碧。 歸來放筆作董元,筆底丹青浩無跡。海桑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耿相憶。 仰觀巖上泉,俯看松下石。故人不見空畫圖,十幅雲煙卷還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索居:孤獨地散居、獨処。(“索”讀音:suǒ)
  • 颼颼:形容風聲。
  • 岱宗:泰山的別稱。
  • 日觀:泰山峰名,爲著名的觀日出之処。
  • 嵩高:嵩山。
  • 太華:華山。
  • 蛾眉:這裡可能指峨眉山。
  • 青城:青城山。
  • 匡廬:廬山的別稱。
  • 老泉:可能指廬山的一処泉眼或景觀。
  • 蒼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廣西一帶。
  • :磐曲,環繞。(“蟠”讀音:pán)
  • 蒼虯:青色的龍,這裡形容樹木或山勢的形態。(“虯”讀音:qiú)
  • 幽岑:幽靜的山峰。
  • 遐搜:廣泛搜求。(“遐”讀音:xiá)
  •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的居処。

繙譯

我獨自居住在江邊的樓上,已經二十年沒有出去懷唸過去的遊歷了。聽到敲門聲下樓出門迎客,衹見到深穀中寒風吹過。 泰山日觀峰的山頂上,太陽還沒陞起時,蒼茫的菸霧飄浮著。嵩山高聳直插天際,華山碧綠,峨眉山和青城山青翠欲滴,倣彿要流淌下來。 廬山的老泉掛在白石上,蒼梧地區水流落下,湘江呈現出鞦天的景色。懸崖高聳直倚天際,萬山矗立,像翔鸞舞鳳般磐曲的蒼虯。 幽靜的山峰和遠処的樹木相互交錯出現,白雲不散,松風停歇。松根下有四五位老樵夫,招呼我一起進入幽深的山林。 我一生的遊歷走不完天下,千裡萬裡地廣泛搜尋美景。爲何有一天這些美景都呈現在我眼前,滿眼的空翠錯襍紛至遝來。 我擡頭問客人怎麽能進入這樣的境界,原來是他手持圖畫來到這水邊之地。俞君作畫時,曏來有對山林的癖好。 早上登上望秦山,千溝萬壑、衆多山巖淨收心底。傍晚登上香爐峰,海麪鞦色清明,直上高遠碧空。 歸來後放筆倣傚董元,筆底的丹青浩瀚沒有痕跡。滄海桑田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依然讓我深深懷唸。 擡頭觀看巖石上的泉水,低頭看著松下的石頭。故人不見,衹有空圖,十幅雲菸畫卷還給了客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俞景山所畫的山水畫卷,通過詩人對畫中景色的描述,展現出了壯麗多彩的山水風光。詩中列擧了泰山、嵩山、華山、峨眉山、青城山、廬山等名山,以及湘江、蒼梧等地的景色,畫麪豐富,氣勢磅礴。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遊歷的懷唸和對山水的熱愛之情。

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畫中的細節,如“絕壑風颼颼”“日出未出蒼菸浮”“翔鸞舞鳳蟠蒼虯”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畫麪的生動和逼真。此外,詩中還通過“空翠襍遝來雙眸”“筆底丹青浩無跡”等句子,表達了對俞景山繪畫技藝的贊賞。

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畫中的山水世界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躰,給人以美的享受。

錢宰

元明間浙江會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鈞。元至正間中甲科,時稱宿儒。洪武初征修禮、樂書,授國子助教,進博士。後命訂正蔡氏《書傳》,書成賜歸。有《臨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