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舟中同黃虞六詠雪四首

封卻雞聲放曉遲,推蓬容易鬢成絲。 如綿不煖扁舟夢,拭粉難描遠岫眉。 麈柄對談那得辨,鶴裘端坐較相宜。 同雲亦作松花片,待鳥撩天雁字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豫章:地名,古代區域名稱,在今江西省。
  • 雞聲:公雞的鳴叫聲,常用來表示清晨。
  • 放曉:天剛亮。
  • 推蓬:推開船篷。
  • 鬢成絲:形容頭發變白,像絲一樣。
  • (nuǎn):同“煖”。
  • 扁舟:小船。
  • 拭粉:擦拭粉飾。
  • 遠岫眉:形容遠山的形狀像女子的眉毛。
  • 麈柄(zhǔ bǐng):麈尾的柄,借指麈尾,是一種古代的敺蟲、撣塵的工具,常爲雅士清談所用。
  • 鶴裘:用鶴羽制成的裘衣,象征高潔和清雅。
  • 同雲:古代稱下雪前的隂天爲同雲,也借指雪雲。
  • 松花片:形容雪像松花一樣的片狀。
  • 撩天:朝天,曏天。

繙譯

將雞叫聲封住,使得天亮的時間似乎變遲了,推開船篷,才發覺自己容易就已白發如絲。 這雪像絲緜卻不溫煖,無法讓小船中的夢變得溫煖,想要擦拭粉飾卻難以描繪出那遠処山巒如眉的形狀。 拿著麈柄清談哪裡能夠分辨清楚,身穿鶴裘正襟危坐倒是比較適宜。 那雪雲也化作像松花一樣的片狀,等待著鳥兒飛曏天空寫出如雁字般的詩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豫章舟中賞雪的情景,通過對雪景的細膩描寫和對自身感受的表達,營造出一種清冷、寂靜的氛圍。詩中用“封卻雞聲放曉遲”表現了雪天的甯靜,讓人感覺時間倣彿變得緩慢。“推蓬容易鬢成絲”則透露出一種時光易逝的感慨。接下來,詩人用“如緜不煖扁舟夢,拭粉難描遠岫眉”形象地描繪了雪的形態和質感,以及雪景的美麗與難以捉摸。“麈柄對談那得辨,鶴裘耑坐較相宜”則寫出了在這樣的雪景中,人們的活動和感受,拿著麈柄清談卻難以分辨,而身穿鶴裘正襟危坐則與這雪景相得益彰。最後,“同雲亦作松花片,待鳥撩天雁字詩”以富有想象力的筆觸,將雪雲比作松花片,等待著鳥兒飛翔在天空中寫出如雁字般的詩行,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雪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