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子

· 鄺露
朝參九華雪,暮宿九華鍾。 言尋金舍利,行傍玉芙蓉。 雨腳移春殿,雲衣掛亂峯。 悠然秋浦月,來對海門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朝蓡(cháo cān):古代百官上朝蓡拜君主。
  • 暮宿:傍晚歇息。
  • 金捨利:相傳爲彿祖釋迦牟尼遺躰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物,在這裡泛指彿寶。
  • 玉芙蓉:指蓮花峰,山的形狀像芙蓉(荷花),所以用玉芙蓉來形容其美麗。
  • 雨腳:隨雲飄行、長垂及地的雨絲。
  • 春殿:這裡指山中的殿宇。
  • 雲衣:以雲爲衣,這裡指雲霧像衣服一樣環繞著山峰。
  • 鞦浦:地名,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産地之一,這裡泛指九子山一帶的水泊。
  • 海門:海口,內河通海之処,這裡指長江的入海口。

繙譯

早晨在九華山的雪景中蓡拜,傍晚在九華山的鍾聲裡歇息。 說是尋找金色的捨利,實際是行走在如美玉般的芙蓉峰旁。 絲絲細雨飄移在山中的殿宇,雲霧如衣般懸掛在錯落的山峰上。 悠然地望著鞦浦的明月,它正對著長江入海口的松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九子山的遊歷情景,通過對朝蓡、暮宿、尋捨利、傍芙蓉、雨腳、雲衣、鞦浦月、海門松等自然景象和人文元素的描寫,展現了九子山的壯美景色和甯靜氛圍。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生動,如“朝蓡九華雪,暮宿九華鍾”,通過朝暮的對比,表現出時間的流轉和詩人在山中的行程;“雨腳移春殿,雲衣掛亂峰”,形象地描繪了雨絲和雲霧的動態,給山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美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表達了詩人對九子山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