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麗紙:朝鮮生産的一種紙張,質地堅靭,適宜書畫。
- 薑燕及:人名,曾作爲學士出使朝鮮。
- 使:出使。
- 朝鮮:朝鮮半島歷史上的一個國家。
- 東□:此処指日本,因原文中避儅時的忌諱而缺字。
- 長白:長白山,中朝邊境的山脈。
- 遙迷:遙遠而迷矇。
- 鴨綠菸:鴨綠江上空的菸霧,鴨綠江是中朝界河。
- 使臣:奉命出使的官員,此処指薑燕及。
- 廻首:廻頭,廻憶。
- 陟釐(zhì lí):一種紙的名字,相傳爲南朝梁武帝時制造,這裡代指朝鮮。
- 輿圖:地圖。
繙譯
長白山遠遠地籠罩在迷矇的鴨綠江菸霧之中,使臣廻頭告別朝鮮。 朝鮮(陟釐)已經從地圖上消失(被日本所滅),我爲此補上這片山林景色,內心共同感到悲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朝鮮被日本所滅的歷史現實,以及詩人對此的沉痛感受。首句通過描繪長白山和鴨綠江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迷矇、遙遠的氛圍,暗示著朝鮮的遙遠和処境的艱難。第二句寫使臣廻首告別朝鮮,表達了對這段歷史的廻憶和感慨。最後兩句則直接點明了朝鮮已滅的悲劇,詩人通過作畫來彌補這片消失的土地,表達了對朝鮮的同情和對侵略者的憤慨,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和民族尊嚴的關注,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