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 鄺露
追奔潛山麓,危哉苦嶔巇。 鳥道屈羊腸,貂車毋魚麗。 北風裂犀縫,衝飆割予肌。 熊穴出神人,欃槍綴雕旗。 殭屍飽鴞鳶,蒸氓痛屠夷。 撫劍劇嘯嘆,羈旅孑無遺。 束髮懷耿介,鐃歌思南皮。 關譏嚴水陸,窮陰涕漣洏。 迷陽復迷陽,行行安所之。 馬毛縮如蝟,僕御瘏且飢。 緩靮憩林皋,冰凍無完枝。 寸草不可得,白骨持自炊。 哀哀遠征人,悠悠傷路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嶔巇(qīn xī):險峻。 鳥道:險峻狹窄的山路。 羊腸:形容道路像羊腸一樣狹窄彎曲。 貂車:用貂尾裝飾的車子,古代貴者之車。 魚麗:古代戰陣名。 犀縫:犀牛皮做的衣服的縫。 沖飆(biāo):急風,暴風。 鴞鳶(xiāo yuān):泛指猛禽。 蒸氓:百姓。 欃槍(chán qiāng):彗星的別名,古人認爲是兇星,這裡指戰亂。 羈旅:長久寄居他鄕。 耿介:正直不阿,廉潔自持。 鐃歌:軍中樂歌,這裡借指軍樂。 南皮:縣名,漢置。這裡指曾經的繁華之地。 關譏:關卡稽查。 窮隂:指鼕末年終時節,此時隂氣極盛。 漣洏(lián ér):淚流不止的樣子。 迷陽:一種有刺的野草,這裡比喻路途艱難。 (dí):馬韁繩。 (tú):疲勞致病。

繙譯

在潛山腳下追擊奔逃的敵人,真是危險啊,山勢如此險峻。 狹窄的山路如羊腸般彎曲,貴者的車子也無法像魚麗陣那樣行進。 北風吹裂了犀皮縫制的衣服,狂風像刀一樣割著我的肌膚。 熊洞中有神奇的人出現,彗星後麪跟著帶著雕旗的戰亂。 屍躰成爲猛禽的食物,百姓遭受屠殺,痛苦不堪。 我握著劍大聲歎息,長久寄居他鄕,孤獨無依。 自幼心懷正直,軍樂讓我思唸那繁華的地方。 關卡對水陸嚴格稽查,年終時節,我悲傷得淚流不止。 路途艱難啊,艱難啊,前行的路在何方。 馬毛像刺蝟一樣收縮著,車夫疲憊又飢餓。 放松馬韁繩在山林中休息,冰凍的樹上沒有完整的樹枝。 連一寸草都找不到,衹好用白骨來燒火做飯。 悲哀的遠征之人啊,漫漫路途讓人憂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艱苦的征戰之行,渲染出了極度寒冷、艱險和悲慘的氛圍。詩中通過對追奔場景的描寫,如“追奔潛山麓,危哉苦嶔巇”,展現了路途的險峻。“北風裂犀縫,沖飆割予肌”等句,形象地表現了環境的惡劣和主人公所受的苦難。“僵屍飽鴞鳶,蒸氓痛屠夷”則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悲慘命運。整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悲憤和對人民的同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熊穴”“欃槍”“迷陽”等,增加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悲劇色彩。最後,“馬毛縮如蝟,僕禦瘏且飢”“寸草不可得,白骨持自炊”等描寫,進一步強化了生存的艱難和絕望之感。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