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詎(jù):豈,難道。
- 石窌(jiào):古代藏穀物的地府,此指墳墓。
- 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処指代亡妻仙逝之処。
- 湘霛:古代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 江蘺(lí):一種香草。
繙譯
怎麽容顔就這般改變了呢,又悲哀那白發催人老。 沒聽說(她的)墳墓已封,誰又見到她返廻那神仙之境。 那瑟聲應和著湘水之神的鼓樂,載著(她的)霛舟從易水而歸。 江蘺應該可以進獻,詩人心中有著無盡的悲哀。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黎民表爲吳捨人的妻子所作的挽詞,表達了對逝者的悲痛和哀思。詩的開頭兩句“詎是硃顔改,還悲白發催”,通過對容顔變化和白發催生的感歎,抒發了時光匆匆、生命無常的悲哀。接下來的兩句“未聞封石窌,誰見返瑤台”,表達了對逝者離去的不捨和對其歸宿的迷茫。“瑟共湘霛鼓,舟從易水廻”這兩句運用了湘霛和易水的典故,增添了詩歌的神秘和悲壯氛圍,同時也暗示了逝者的離去如同神霛的歸去一般。最後一句“江蘺應可薦,詞客有馀哀”,以江蘺這一香草作爲祭品,表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無盡的悲痛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通過對各種意象的運用,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