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贛石舟行數百里山水多可遊涉未能申獨往之興記以八絕

心事俱已休,名山尚留蹤。 芳湖清且淺,曾照漢時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贛石:(gàn shí)贛江中石磧名,在江西贛縣西北,惶恐灘附近。 :表明,表達。

翻譯

心中的事都已放下,名山之上還留存着我的蹤跡。 芳香的湖水清澈且淺淡,曾經映照過漢代時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悠遠。詩人表達了自己心事已了,寄情于山水之間的心境。詩中的名山和芳湖,既是實景的描繪,也可能蘊含着詩人內心深處的某種寄託。「心事俱已休」體現了詩人的一種釋然和超脫,而「名山尚留蹤」則暗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芳湖清且淺,曾照漢時容」,給人以歷史的滄桑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也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深度。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意境,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山水之間的寧靜與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