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漁父
哀哉漁父性命輕,扁舟似葉泛滄瀛。
釣絲垂下收未盡,颶風乍起浪縱橫。
月落天昏迷南北,衝濤觸石飽鯢鯨;
是時正值歲除夜,家家聚首酣酒炙。
惟有漁父去不歸,妻子終宵憂且訝;
元旦江頭問歸舟,方知覆溺葬東流。
二十餘舟百餘命,妻靠誰養子誰收!
人言島上希殺掠,隔斷胡馬賴海若。
那料海若漸不仁,一年幾度風波惡。
風波之惡可奈何,島上漁父已無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滄瀛:大海。“瀛”,讀音爲“yíng”。 鯢鯨:比喻兇惡的敵人。“鯢”,讀音爲“ní”。 酒炙:酒和肉。 元旦:這裡指正月初一。 海若:傳說中的海神。
繙譯
悲哀啊,漁父的性命如此輕賤,那小船像樹葉一樣漂浮在茫茫大海上。 釣絲還沒完全收起來,颶風突然刮起,海浪縱橫繙滾。 月亮落下,天色昏暗,讓人分不清南北,洶湧的波濤沖擊著礁石,成了兇惡敵人的腹中之食; 這時正是除夕夜,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盡情地喝酒喫肉。 衹有漁父沒有歸來,他的妻子兒女整夜擔憂且驚訝; 正月初一在江邊詢問歸船,才知道他已繙船溺水被埋葬在東流的水中。 二十多艘船,一百多條性命,妻子依靠誰,孩子誰來撫養! 人們說海島上希望減少殺戮搶掠,依賴海神來阻隔衚人的兵馬。 哪料到海神漸漸變得不仁義,一年儅中好幾次掀起險惡的風波。 麪對險惡的風波又能怎麽辦呢,海島上的漁父已經所賸無幾了。
賞析
這首詩以沉痛的筆觸描繪了漁父的悲慘命運。詩中先寫漁父在大海上的艱險,以及颶風突起、浪濤洶湧的惡劣環境,暗示了漁父生命的脆弱。接著通過對比,在除夕夜家家團聚的歡樂氛圍中,突出了漁父家人的擔憂。而後得知漁父覆溺的噩耗,更加深了悲劇色彩。詩中還提到人們原本期望海神保祐,卻沒想到風波不斷,反映了漁民生活的艱難與無奈。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深刻地表達了對漁父的同情以及對命運的無奈和慨歎。
盧若騰
字閒之,又字海運,號牧州,晚年自號「留庵」,同安縣翔鳳里(今屬金門縣)人,徙居晉江。崇禎十三年(1640 年)進士,任兵部主事。調任寧波巡海道僉事,居官潔己惠民,剔奸弊,抑勢豪,擒捕盜賊,百姓安堵。又任鳳陽巡撫,甲申變後,與沈佺期、許吉燝等同渡海,隱居台灣,勵節終身,66 歲去世。著有《方輿圖考》40 卷、《補遺》1 卷。此外,還著有《留齋文集》7 卷、《島居隨錄》2 卷、《浯洲節烈傳》、《島噫詩集》、《輿耕堂隨筆》、《島山閑居偶寄》、《印譜》等,惜多已散失,僅存《島噫集》一書行世。為人秉性忠貞,仁慈愛民,深得百姓愛戴,遂有「盧菩薩」之稱。盧氏在賢厝可說是大姓氏,如今子孫已傳第十四代,現在還居住在盧氏故宅。盧氏故宅正屋為馬背式,屬於一落四櫸頭格局之金門傳統建築。故宅又稱「留庵故居」。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