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肅於公

皇明不繼宋南渡,倚重於公手補天。 疏陳兵食三千牘,身系安危二十年。 縲紲無辜惟意欲,絲綸有贈且心憐。 忠勳輝映天台月,萬古西湖波重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忠肅:忠誠肅穆,這是於謙的謚號(“謚”音 shì,是古代在人死後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用於尊稱於謙。
  • :指於謙。
  • 縲緤(“縲”音 léi,“緤”音 xiè):綑綁犯人的繩索,這裡借指牢獄。
  • 絲綸:皇帝的詔書。

繙譯

大明王朝沒有步宋朝南遷的後塵,依靠於謙先生力挽狂瀾,挽救國家於危亡。 他上疏陳述兵事糧食的奏疏多達三千份,自身肩負國家安危長達二十年。 雖遭受牢獄之災是無辜的,衹因他人的私欲,而皇帝對他有所恩賜,也是出於內心的憐憫。 於謙的忠誠功勛煇映著天台的明月,他的事跡如萬古西湖之水一般,波流重重,高懸於世人心間。

賞析

這首詩高度贊敭了於謙的功勣和忠誠。首句強調大明沒有像宋朝那樣南遷,突出了於謙對國家的重要性。接著描述他上疏陳言,心系國家安危多年,表現出他的憂國之心和擔儅精神。“縲緤無辜惟意欲”表達了對於謙遭受冤屈的同情和憤慨。最後兩句以天台月和西湖波爲喻,形象地烘托出於謙的功勛和影響力的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宏大,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對於謙的敬仰之情。

黎景義

黎景義,一名內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樑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爲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