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送春二首

尚妒宜春媚,芳菲半近船。 管絃非故里,風月費晴天。 野色粉朝發,瓶枝落午眠。 計程爭不到,空負牡丹前。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宜春:舊時立春及春節所剪或書寫的字樣。這裏泛指春天美好的景色。(「宜」,讀作「yí」;「春」,讀作「chūn」)
  • 芳菲:花草香美的樣子。(「菲」,讀作「fēi」)
  • 管絃:指音樂。
  • 故里:故鄉,家鄉。
  • 風月:清風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 計程:計算路程。

翻譯

尚且嫉妒春天那美好的景色,花草的芳香將近一半飄到了船上。音樂並非來自家鄉,美好的風光在晴天下卻有些耗費。清晨野外景色如粉色般清新,午飯過後,瓶中的花枝落下,人也進入了睡眠。計算着路程卻還是不能按時到達,只能白白辜負了眼前的牡丹花。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在河上的感受。詩的前兩句通過「尚妒宜春媚,芳菲半近船」,表達了對春天美景的讚美,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接下來的「管絃非故里,風月費晴天」,則寫出了身處異地,雖有美景相伴,卻仍感到孤獨和無奈。「野色粉朝發,瓶枝落午眠」,生動地描繪了早晨清新的野外景色和午後閒適的生活場景。最後兩句「計程爭不到,空負牡丹前」,表達了詩人因行程耽誤而無法盡情欣賞美景的遺憾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和自身感受的表達,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