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白自金陵至遇於慈仁寺方丈

共憐千里約,還向五陵逢。 行徑尋黃葉,棲禪問雪峯。 詩篇新滿紙,旅思夜聞鍾。 君看雙班鬢,知餘萬事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是漢高祖的長陵、漢惠帝的安陵、漢景帝的陽陵、漢武帝的茂陵、漢昭帝的平陵。在長安附近,後以五陵代指豪門貴族聚居之地,這裡泛指京都。
  • 棲禪:(qī chán)指彿家脩行的一種方式,即靜坐脩行。
  • 雪峰:此処應指高山,以雪峰借指山峰的高峻寒冷,也許暗喻脩行的艱苦或高潔的境界。
  • 班鬢:(bān bìn)指黑白相間的鬢發。

繙譯

我們都憐惜這相隔千裡的約定,最終在京都相遇。 沿著小路尋找那飄落的黃葉,在靜脩中詢問那高峻的山峰。 詩章寫滿了紙張,旅途中的思緒在夜晚聽到鍾聲時湧起。 你看我們這黑白相間的雙鬢,就知道我對萬事都變得慵嬾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姚元白相遇後的情景和感受。詩的首聯表達了對千裡之約得以實現的訢慰。頷聯通過“尋黃葉”和“問雪峰”的描述,營造出一種清幽、甯靜的氛圍,同時也可能暗示著他們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頸聯中“詩篇新滿紙”展示了他們的文學才華和創作熱情,而“旅思夜聞鍾”則烘托出旅途中的孤獨和思索。尾聯以“雙班鬢”象征著嵗月的流逝,“知餘萬事慵”則流露出一種歷經滄桑後的疲憊和對世事的淡然。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在相聚中的喜悅、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時光流逝的感慨。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